摘要: 真实盈余管理的自由发展已经成为资本市场难以根治的顽疾。基于BMA方法研究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表现和治理状况,探索宏微观制度因素差异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影响。结果显示:(1)近年来上市公司更倾向于经营操控来平滑利润、粉饰报表,真实盈余管理水平分布呈中东部地区高、西部地区相对较低的特征;(2)共23项5个角度的可能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指标中,偿债能力、高管薪酬、会计弹性、盈利能力、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托宾Q、审计事务所类型、股权相对集中度、资金占用和法治水平等指标充分地解释了真实活动操控的作用表现;而5个方面因素作用表现为,股利结构中的持股安排对真实盈余管理作用明显,公司特征是影响真实盈余管理的关键因素,治理结构安排对真实盈余管理的直接作用需要有效激活,外部审计和监督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效果明显,法制水平的差异对内部治理因素效用的发挥有重大影响(调节作用)。内部因素是真实盈余管理从无到有的根本原因,外部因素是其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因此,需要从内外部因素的各角度构建严密的治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