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研究

• 经营管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建设性越轨行为形成机制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王弘钰1,崔智淞1,孙艳伟2,3   

  1. (1.吉林大学 商学院,长春 130012;2.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3.澳门科技大学 商学院,澳门)
  • 收稿日期:2017-12-17 出版日期:2018-05-22
  • 作者简介:王弘钰(1965-),女,长春人,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崔智淞(1988-),男,辽宁开原人,吉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孙艳伟(1982),女,哈尔滨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澳门科技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项目编号:16AZD013;吉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80418054FG。

  • Received:2017-12-17 Online:2018-05-22

摘要: 建设性越轨行为是组织变革的重要源泉,也是助力全民创新的重要途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本文甄选出责任感、上司对同事建设性越轨行为的支持和角色宽度自我效能等诱发建设性越轨行为的关键因素,通过建设性越轨意向和内部地位感知揭示关键因素的转化路径和条件因素,分析建设性越轨行为对个体创新绩效和组织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并识别出组织宽容氛围、组织柔性和反馈干预等边界条件,旨在为探索组织创新管理的有效途径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建设性越轨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创新绩效, 非线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