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要求,“充分考虑各地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鼓励进行符合实际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总结形成适合不同地区的‘三权分置’具体路径和办法”。〖ZK)〗
参考文献:
[1]姚洋.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1998(6):3-12.
[2]南方农村报记者专访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N].南方农村报,2013-11-23.
[3]厉以宁.谈谈产权改革的若干问题[N].北京日报,2013-12-02.
[4]曹志立.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差异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5]陈文学,高圣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视野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困境与出路[J].学术探索,2010(3):19-24.
[6]丁琳琳,孟庆国.农村土地确权羁绊及对策:赣省调查[J].改革,2015(3):56-64.
[7]王毅杰,刘海健.农地产权的地方化实践逻辑——基于Q村土地确权风波的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2-58.
[8]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2):54-65.
[9]吴毅,陈颀.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J].社会学研究,2015(5):36-62.
[10]钱龙,洪名勇.农地产权是“有意的制度模糊”吗——兼论土地确权的路径选择[J].经济学家,2015(8):24-29.
[11]于建嵘,石凤友.关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几个重要问题[J].东南学术,2012(4):4-11.
[12]夏柱智.虚拟确权:农地流转制度创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89-96.
[13]张雷,高名姿,陈东平.产权视角下确权确股不确地政策实施原因、农户意愿与对策——以昆山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5(10):39-44.
[14]郎秀云.确权确地之下的新人地矛盾——兼与于建嵘、贺雪峰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15(9):44-48.
[15]曹正汉.产权的社会建构逻辑——从博弈论的观点评中国社会学家的产权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8(1):200-216.
[16]韩长赋.明确总体要求 确保工作质量 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J].农村经营管理,2015(3):6-9.
[17]财政部网站.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2015-01-28].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wengao/wg2015/wg201504/201509/t20150916_1458683.html.
[18]黄业斌.农村土地确权存在的主要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6(1):33-36.
[19]农业部网站.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2016-04-22].http://www.moa.gov.cn/govpublic/NCJJTZ/201604/t20160422_5104469.htm.
[20]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204.
[21]新华网.习近平: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EB/OL].[2016-04-2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28/c_1118763826.htm.
[22]孙云奋,齐春宇.农地类型差异与农地流转困境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农村经济,2012(1):40-44.
[23]农业部网站.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EB/OL].[2014-12-17].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412/t20141217_4297895.htm.
[24]朱宇,张新颖.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09-110.
[25]国家林业局网站.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EB/OL].[2015-12-29].http://www.forestry.gov.cn/main/69/content-831684.html.
[26]国土资源部网站.陕西榆林演绎荒沙地造田传奇[EB/OL].[2012-12-27].http://www.mlr.gov.cn/xwdt/dfdt/201211/t20121127_1160225.htm.
[27]梁植睿等.甘肃省民勤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传播的困境与出路[J].农学学报,2012(9):36-40.
[28]邓俐.承包地碎片化阻碍农村土地流转[N].农民日报,2014-04-14(001).
[29]谭淑豪,曲福田,尼克·哈瑞柯.土地细碎化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6):24-30.
[30]田传浩,陈宏辉,贾生华.农地市场对耕地零碎化的影响——理论与来自苏浙鲁的经验[J].经济学(季刊),2005,4(3):769-784.
[31]桂华.组织与合作:论中国基层治理二难困境——从农田水利治理谈起[J].社会科学,2010(11):68-77.
[32]程渭山.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常态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的调研报告[J].新农村,2016(1):5-8.
[33]赵鲲,罗鹏,谭智心.精准确权激发农业发展活力[N].农民日报,2015-11-06(001).
[34]陈志强,宋晓意.盘活“沉睡”土地资产 平罗农村改革为全国“蹚路”[N].新消息报,2015-03-09(05).
[35]王山,奉公.中国农地细碎化及其整体性治理问题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6(1):17-22.
[36]张霞,欧阳柳依. “确权到人”变“确权到户” 南海修正土地魔方[N].南方周末,2015-04-24.
[37]贺雪峰.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由来、逻辑与出路[J].思想战线,2015,(5):75-80.
[38]刘守英.中国农地权属与经营方式的变化[N].中国经济时报,2016-02-19(010).
[39]诸培新,仲天泽,钦国华.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研究——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7):103-108+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