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商经理论
    互动导向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 ——一项B2B服务情境下的实证研究
    何会文1,许欣2,徐虹1
    2019, 61(2): 1-9. 
    摘要 ( 241 )  
    互动导向对服务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显著,但对其作用机理以及在不同服务情境下的作用效果如何,却并没有引起相关研究的足够重视。本文以多维的服务创新能力视角梳理了互动导向、服务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三者间的逻辑联系,并选取B2B服务企业276家作为调查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B2B服务情境下,互动导向对三个维度的服务创新能力,即聚焦于顾客的创新能力、聚焦于营销的创新能力和聚焦于技术的创新能力,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三个维度的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贡献中,聚焦于营销的创新能力高于其他两个维度的创新能力。上述研究,一方面有助于纠正人们的“一点论”倾向,即一味地强调聚焦于顾客的创新能力,而忽视企业在营销有效性和技术领先性方面的修炼;另一方面,通过突出营销创新的价值与贡献,澄清了人们在“B2B领域的服务创新是否由技术创新来主导”的模糊认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城市食品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 ——消费者权力的视角
    代文彬,慕静,周欢
    2019, 61(2): 10-17. 
    摘要 ( 124 )  
    社会责任消费不足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消费者权力视角提出理论假设,通过对中国城市423名食品消费者开展问卷调查,采用路径分析法实证考察食品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食品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受其专家权力和制裁权力的正向影响,消费者-企业认同在专家权力和社会责任消费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利他价值观在制裁权力和社会责任消费中起调节作用。当前中国城市食品消费者专家权力和制裁权力偏低,消费者对食品企业的认同普遍不高,利他价值观呈明显劣势,这些因素阻碍了城市食品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颠覆式创新的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解析
    刘文勇
    2019, 61(2): 18-24. 
    摘要 ( 132 )  
    颠覆式创新不同于过程创新和持续性创新,其特征表现是针对主流市场,以技术和服务为引领,提供给消费者高价值体验且相对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是对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全面替代过程。生产条件、组织结构、产出绩效的变革正在改写着经济学的一般性认识,带有根本性的创新向下游和后续关联行业、产业或企业的深远影响,将带来市场格局等生产关系及其系列衍生规则与模式的变革。理论分析与经验分析相结合,可以发现颠覆式创新存在着摩尔定律与分布式的时空特征;因循效果逻辑思维与商业模式分析,可以总结出开放式、结构性、逆向式等不同角度的颠覆式创新路径;基于技术轨道与目标市场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发生在主流市场、边缘市场、分离市场中的高、中、低端的不同层次颠覆式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不确定性与中国经济增长 ——基于FAVAR-SV模型和新C-D生产函数
    王维国,王蕊
    2019, 61(2): 25-34. 
    摘要 ( 135 )  
    经济不确定性的测度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过程,本文首次应用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FAVAR-SV)模型,采用158个宏观指标合成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并利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采用29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基于内生经济增长视角,将不确定性指数与科技进步纳入模型,考察经济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指数是反经济周期变量、测度结果稳定、能够迅速识别发生概率小于10%的“黑天鹅”事件,并与实际经济活动相符;经济不确定性指数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滞后项的影响明显减弱,这源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单一类别指标股票不确定性会缩小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实际影响,因此,利用丰富数据环境测度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确定性规避、文化距离方向与双边直接投资
    刘威,陈祺勋
    2019, 61(2): 35-44. 
    摘要 ( 146 )  
    本文评估了文化距离对双边FDI的方向效应,发现这种方向效应主要来自地区间不确定性规避文化距离的作用。当投资方向为不确定规避能力比自身差的地区FDI时,不确定性规避文化距离对双边FDI产生显著负影响;当投资方向为不确定性规避能力强的地区FDI时,则产生显著正影响。同时这种方向效应在低不确定性规避国家FDI交往时表现的尤为敏感。中国作为低不确定性规避国家,在向不确定性规避能力比自身强的地区FDI时,应选择与其不确定性规避文化距离较大的地区;在向不确定性规避能力弱的地区FDI时,应选择该文化距离较小的地区。而中国在吸引不确定规避能力弱的地区FDI时,应选择不确定规避文化距离更大的地区;在吸引不确定规避能力强的地区FDI时,应选择不确定性规避偏好相似的地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经济
    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 ——基于协同理论的实证研究
    徐海峰1,2
    2019, 61(2): 45-51. 
    摘要 ( 148 )  
    基于产业耦合、比较优势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本文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之间的耦合互动作用机制,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业、旅游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三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通过对北京市2005-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协调发展关系显著,两产业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流通业、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均较高且协调一致时,有利于系统组合实现更高水平的协调等级。因此应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机制研究,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促进三者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参照效应、渠道竞争和线上销售模式选择
    浦徐进,冀博文,孙书省
    2019, 61(2): 52-61. 
    摘要 ( 145 )  
    在线上线下并存型供应链环境下,考察消费者参照效应的表现形式,通过构建制造商、实体店和电商之间的博弈模型,研究消费者参照效应对于制造商选择线上销售模式的影响。理论推导和数值仿真的结果表明,消费者参照效应和电商佣金比例将综合影响制造商对线上销售模式的选择:若消费者的参照效应感知系数较小,当电商佣金比例较低或较高时,制造商将选择代销模式;当电商佣金比例适中时,制造商将选择转销模式。若消费者的参照效应感知系数较大,当电商佣金比例较低时,制造商选择代销模式;当电商佣金比例较高时,制造商选择转销模式。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制造商线上销售模式选择和实体店线上销售模式偏好可能一致,也可能存在冲突。无论制造商在线上渠道选择转销模式还是代销模式,线下零售价始终高于线上零售价。然而,线上销售模式的变化将会对实体店服务水平产生影响。上述研究结论能够为线上线下渠道实现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零售商回收与制造商处理过期食品模式下三方演化博弈
    刘大维1,费威2,尹涛2
    2019, 61(2): 62-73. 
    摘要 ( 140 )  
    针对零售商回收与制造商处理过期食品模式,本文构建零售商、制造商与政府部门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得到不同参数取值条件下的稳定均衡策略组合,并利用数值仿真直观分析了三方博弈的不同稳定点。主要结论表明:零售商、制造商与政府部门相关过期食品回收处理和监管的“成本”和“收益”比较而导致零售商和政府部门四种不同的演化稳定策略组合,即(不回收,不监管)、(不回收,监管)、(回收,不监管)与(回收,监管),制造商和政府部门三种不同的演化稳定策略组合,即(非正规处理,不监管)、(非正规处理,监管)、与(正规处理,监管)。据此,应增加零售商与制造商正规回收处理过期食品的综合收益等“机会收益”,减少其正规回收处理过期食品的各类“机会成本”,政府部门还需重视过期食品等废弃食品正规回收处理的管控,将其作为考核政府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出口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 ——基于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的分析
    王清晨1,郑乐凯2,3
    2019, 61(2): 74-82. 
    摘要 ( 129 )  
    目前,制造企业产业链正逐渐从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本文使用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将出口品中的外国要素剔除后测算各国各产业的真实出口规模,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糅合制造和服务产业的出口经济复杂度指数,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出口经济复杂度对经济增长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经济复杂度水平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在加入其他控制变量的条件下该结论依然稳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对外贸易方式亟待升级,对外贸易模式应逐渐从过分追求贸易的“量”向“质”转变,提高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增强服务出口能力,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促进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联动协调发展,提升本国出口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华FDI撤资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启示 ——基于1995-2014年统计数据的分析
    尚运生1,2
    2019, 61(2): 83-91. 
    摘要 ( 101 )  
    在国际经济形势和贸易摩擦的影响下,在华FDI规模虽然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但也在进行结构调整,出现部分撤资清算的情况。本文构建一个包括三个国家的Mundell贸易与投资替代拓展模型,以贸易摩擦作为研究视角考察在华FDI撤资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不仅微观环境中的生产成本、税收负担水平、税收优惠状况等因素对FDI撤资的影响显著,而且宏观环境中的宏观经济风险、政府干预程度、贸易障碍等因素也显著影响了FDI撤资。因此,防范宏观经济风险、缓解贸易摩擦、减税降费、降低生产成本等政策,有利于改善FDI撤资状况,从而使FDI在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区域协调发展、改善国际经贸关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司治理
    管理层能力、激励与内部控制质量研究 ——基于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样本分析
    许宁宁
    2019, 61(2): 92-100. 
    摘要 ( 146 )  
    企业复杂的内部控制决策要求管理层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以有效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执行的效果则取决于高管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本文以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2012-2015年数据为样本,从内部控制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层面实证检验管理层能力、激励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管理层能力提高了内部控制质量,且上述作用在实施了适当管理层激励的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有效的管理层激励有助于调动有效执行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且股权激励的效果更为突出;管理层能力与激励在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方面存在协同作用,且股权激励能够更好地发挥与管理层能力在促进内部控制质量方面的正向交互作用。上述结论对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从经理人的选择、公司内部控制及相关激励机制的设计等方面具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存在同群效应吗?
    冯玲,崔静
    2019, 61(2): 101-108. 
    摘要 ( 103 )  
    作为公司决策的主体,管理者的行为和决策不可避免地存在同群的相互依赖性,公司高管在盈余管理决策中可能存在使自身行为与同群行为保持一致的倾向性。本文采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2017年数据,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构造基于分析师共同关注的同群群组,以“同群的同群”作为工具变量对线性均值结构式模型进行识别,并采用条件方差识别方法对盈余管理同群效应的乘数效应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决策存在同群效应,但具有方向上的不对称性,受同群公司向上盈余管理的影响较为显著,对同群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因此,监管部门应重视盈余管理同群效应的外溢影响,特别是公司向上的盈余管理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竞争地位、供应链集中度与权益资本成本
    魏卉,郑伟
    2019, 61(2): 109-118. 
    摘要 ( 93 )  
    本文以2004-2014年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合企业竞争地位,系统分析并验证供应链集中度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机理及可能的传导路径。研究结果发现:供应链集中度越高,企业权益资本成本随之提升;经营风险是供应链集中度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一个中介路径,即企业较高的供应链集中度会加剧其面临的经营风险进而导致权益资本成本增加。较高的企业竞争地位能够弱化供应链集中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且企业竞争地位是通过缓解企业的经营风险这条路径影响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即较高的企业竞争地位因其具有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从而缓解了供应链集中度引发的经营风险,继而对供应链集中度与企业权益资本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产生弱化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商务
    连锁董事网络与权益资本成本:影响效应及路径检验
    王永青1,单文涛1,彭正银1,2
    2019, 61(2): 119-128. 
    摘要 ( 114 )  
    作为一种长期稳定嵌入于企业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连锁董事网络能否通过资源获取和信息传递功能降低权益资本成本有待深入探讨。本文利用2009-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连锁董事网络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较高的连锁董事网络位置能够显著降低权益资本成本;在内生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在连锁董事网络影响权益资本成本中均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即较高的连锁董事网络位置可以通过缓解经营风险和信息风险来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结论为深入理解连锁董事网络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司治理
    管理层超额乐观语调与企业财务危机预测 ——基于年报前瞻性信息的分析
    苗霞1,2,李秉成1
    2019, 61(2): 129-137. 
    摘要 ( 159 )  
    本文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和文本分析方法,研究财务报告前瞻性信息中管理层超额乐观语调对企业财务危机的预测价值。研究发现,前瞻性信息中超额乐观语调水平越高,企业未来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低,而前瞻性信息的不一致性会削弱二者的负向相关性。进一步区分公司的外部信息环境,发现在分析师关注度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时,超额乐观语调与财务危机预测的相关性更强,但该环境中,信息不一致性的负向调节效应也更显著。文章拓展和丰富了文本信息语调特征的相关研究,同时为行为财务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法论丛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对外税收法律制度的现实与转型
    侯欢
    2019, 61(2): 138-146. 
    摘要 ( 112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税收法律制度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40年来我国对外税收法律制度以税收优惠为核心的实然样态因效果弱化而式微,未来对外税收法律制度的基本走向就是以制度创新为导向实现应然转型。本文力图从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厘清税收优惠与制度创新之关系,并提出我国对外税收法律制度转型的进路构建:在推动对外税收优惠法治化的前提下,从国际和国内税收法律体系两个层面入手,创新中国对外税收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社会背景下个人信息私法保护问题研究
    王涵
    2019, 61(2): 147-152. 
    摘要 ( 111 )  
    网络社会背景下个人信息具备人格精神权益和财产权益属性,可单独或相互配合而具备极强的人身识别性和商业价值,成为商企挖掘潜在客户和商机的重要指向标,人格利益的商品化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竞争资源。因而个人信息被肆意违法收集、利用、出卖的现象层出不穷,已然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个人信息急需在法制视野内进行利益平衡与规范,从立法模式来看,宜采取民法典权利确认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单行立法的模式,引入信息处理通报与预先审查制度,规范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加工、使用等行为,保护人们基于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权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