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6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5-03-20
    上一期   

    产业经济
    货币金融
    劳动经济
    财经纵横
    管理天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产业经济
    绿色制造能否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绿色工厂认证的证据
    杜然, 刘柯
    2025, 68(2): 1. 
    摘要 ( 140 )  

    绿色制造是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绿色制造示范项目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1—2021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研究绿色工厂认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工厂认证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绿色工厂认证政策主要通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来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政府环境规制力度较强的地区、竞争更激烈的行业、采取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绿色工厂认证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工厂认证政策能沿着供应链促进上下游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溢出效应。此外,认证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协同强化认证项目的生产率增长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供应链数字化何以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
    王淑瑶, 汤吉军, 刘达
    2025, 68(2): 10. 
    摘要 ( 79 )  

    提升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任务。本文从供应链吸收能力、恢复能力、稳定能力与安全发展能力四个维度系统阐释了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内涵,并以供应链创新与试点工作为外生冲击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供应链数字化对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能够显著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机制检验发现,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技术协同效应、信息流动效应与竞争力构筑效应三条路径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供应链数字化的赋能效果在媒体关注度更高、处于供应链下游位置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数字化能够同时赋能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两个维度,但对供应链韧性的赋能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要素配置与工业绿色转型:基于市场化和价值化两阶段视角
    康诗康, 尚煜
    2025, 68(2): 20. 
    摘要 ( 66 )  

    工业绿色转型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工业强国的关键环节,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在推动工业绿色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数据要素配置划分为市场化建设和价值化配置两阶段,基于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以及调节效应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配置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配置能够显著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数据要素配置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且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存在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获得的数据要素配置红利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高科教水平地区的促进作用比低科教水平地区更为显著;低经济发展水平的省域更能有效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发展。机制分析发现, 产业结构优化、能源优化和绿色技术创新是数据要素配置促进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调节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经济赋能旅游服务贸易: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郭晓勋, 李泽, 李言睿
    2025, 68(2): 33. 
    摘要 ( 77 )  

    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演进与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双重驱动下,数字经济与旅游服务贸易的深度融合已成为重构全球价值链的重要命题。本文基于2007—2021年5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人力资本积累与产业结构升级构成双重传导路径,数字经济不仅对旅游服务贸易直接赋能,还通过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增效,并形成“数字技术渗透-人力资本提升-产业协同升级”的链式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赋能效果在高收入、运输能力强及数字基建水平发达的国家中尤为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货币金融
    供应链金融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基于资源获取视角的分析
    李仁宇, 赖志龙
    2025, 68(2): 41. 
    摘要 ( 77 )  

    基于资源获取视角,本文利用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和年报文本,实证考察供应链金融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可以增强企业韧性,这一结论在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供应链金融通过改善融资约束、加强供应链网络关系质量和企业社会责任来增强企业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影响在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行业竞争程度较低和当地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更为显著;此外,拓展性分析表明,供应链金融同时能够增强供应链上下游供应商及客户的企业韧性,助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金融如何实现城市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基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张超, 胡宗光
    2025, 68(2): 51. 
    摘要 ( 66 )  

    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举措,而加强金融支持是其中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系统阐释了绿色金融与减污降碳之间的理论关系,并基于2011—2022年中国28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对城市减污降碳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试验区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减污降碳进程,且这一效应在资源型城市、“胡焕庸线”西北部城市以及非城市群城市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分析发现,试验区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推动技术进步两个渠道促进城市减污降碳,但微观层面的作用效果仅对污染行业产生显著影响。空间计量分析表明,试验区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在考虑空间因素后得到明显提升,但尚未形成对周边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劳动经济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能促进就业吗?——基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
    胡斌红, 赵嘉仪
    2025, 68(2): 63. 
    摘要 ( 67 )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要素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本文以数据交易平台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系统考察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显著提升了企业就业规模。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缓解融资约束和扩大产出规模三条路径促进企业就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非资源型地区以及东部地区企业的就业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政策联动效应检验显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设立”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政策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能够放大政策的就业促进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数字贸易的城市碳减排效应及创新驱动机制——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叶瑞克, 吴佩窈
    2025, 68(2): 72. 
    摘要 ( 51 )  

    本文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分析数字贸易对传统贸易的五大创新,选取2007—2022年27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数字贸易对城市碳减排效应及其创新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贸易显著促进城市碳减排;数字贸易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并且通过创新驱动技术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进而降低城市碳排放水平;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东中部地区、大型规模城市的数字贸易的碳减排效应更为显著;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高人力资本水平、高财政支持和高城镇化水平的城市数字贸易的碳减排效应更为显著;产业异质性分析表明,非资源型、高第三产业占比的城市和千兆城市的数字贸易碳减排效应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否提升企业ESG表现?
    李维, 熊鼎, 陈建国
    2025, 68(2): 84. 
    摘要 ( 60 )  

    本文基于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其提升效应存在一定滞后性,且影响幅度呈上升趋势。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能够通过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优化以及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ESG表现。异质性检验表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政策效果在东部省份、非资源型城市、低数字化水平城市、高污染行业、高技术行业、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成熟期企业更加显著。拓展性研究发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较低ESG水平企业带来了更加显著的促进作用;新冠疫情削弱了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效应;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效应呈现显著的溢出效应;经济后果检验发现,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与企业ESG表现具有协同效应,能够产生共同作用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天地
    上市公司数字并购提升企业价值了吗?
    李明, 王卫
    2025, 68(2): 96. 
    摘要 ( 49 )  

    数字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数字并购成为上市公司获取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及培育管理能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但数字并购企业是否实现了并购目的与并购预期增值,仍是当前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选取2009—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将企业价值分为市场价值和账面价值,实证检验上市公司数字并购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数字并购显著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发挥了预期积极作用,但负向影响企业账面价值,存在非预期经济后果。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并购企业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化创新,从而提升企业市场价值,但相应机制也造成企业账面价值被降低。异质性检验发现,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内企业与外部媒体关注度高时,数字并购对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媒体关注度高时能够缓解数字并购对企业账面价值的影响,但无论上市公司是否属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内企业,其账面价值均受相同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绿色金融-绿色信息”双螺旋政策的协同证据
    刘力源, 杨英法
    2025, 68(2): 107. 
    摘要 ( 49 )  

    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2007—202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系统考察了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确实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环境规制较强地区的企业、已开展绿色转型的企业以及位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企业具有显著的绿色创新驱动效果;中部地区企业的绿色创新驱动效果相对较弱,表明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机制检验发现,信息质量改进、环保投资力度加大以及创新风险分摊机制是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三大关键驱动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当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与绿色金融政策工具、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形成政策协同效应时,能够释放叠加放大效应,为企业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提供强大动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
    舒浩, 别奥, 李红萍
    2025, 68(2): 118. 
    摘要 ( 56 )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其市场化配置能否促进企业数字创新,进而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各地成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多期DID模型考察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了企业数字创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节约企业成本和优化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等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企业数字创新的主要作用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自主式创新型企业以及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支持度高的地区和数据开放高水平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借“智”强“制”:工业智能化能否提升企业ESG表现?
    杨晓锋, 刘祥, 李丫丫
    2025, 68(2): 129. 
    摘要 ( 50 )  

    本文基于2012—2023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数据匹配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工业智能化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机制,并探讨工业智能化推广应用的异质性影响、价值链升级效应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推广应用显著改善了企业ESG及分项表现,在解决内生性、采用多种稳健性及排他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工业智能化通过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增强企业信息化能力、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降低融资约束压力四个渠道改善了企业ESG表现,人力资本扩张强化了工业智能化对企业ESG表现的改善作用;企业属性和资本市场关注异质性是工业智能化影响企业ESG表现差异的重要来源;工业智能化显著促进了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推动了制造企业服务化,并且切实提升了企业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客户ESG表现与供应商关系专用性投资
    韩洁, 熊永超
    2025, 68(2): 141. 
    摘要 ( 58 )  

    客户事后寻租会引发供应商关系专用性投资(RSI)“套牢”,因此“解绑”供应商面临的“套牢”风险成为深化供应链上企业间合作关系的关键。基于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实证考察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良好的ESG表现可显著提高供应商RSI,表明客户ESG表现能够发挥“解绑”作用。机制分析发现,ESG表现好的客户通过向供应商提供与其供应链责任履行相关的增量信息(信息机制)以及声誉溢出效应(声誉溢出机制)提高供应商RSI。〖JP3〗异质性分析发现,当客户ESG“言行不一”程度较低、客户法制环境较好、客户与供应商高管存在校友或同乡关系、供应商ESG表现优于或接近于客户ESG表现时,客户ESG表现对供应商RSI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供应商对ESG表现好的客户提高RSI这一决策,能够增强供应商其他在位客户的合作信心,进而帮助供应商提高客户稳定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