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所谓预算松弛就是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由于各层经理人(预算主体)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参与编制预算的机会,蓄意将预算目标降低的管理行为。参见王艳丽,隋立秋. 预算松弛:基于剩余索取权制度安排的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28(8): 38-40.
参考文献:
[1]高严,彭韶兵. 预算松弛: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考察[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3): 82-87.
[2]雒敏. 公司特征、预算松弛与盈余管理[J].经济管理,2010,31(4): 129-137.
[3]潘飞,程明. 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7,51(6): 55-66.
[4]Otley DT. Budget Use and Managerial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78,16(16): 122-149.
[5]于团叶. 高管特征与预算松弛——来自我国2007至201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4): 119-124.
[6]Merchant KA. Budgeting and the Propensity to Create Budgetary Slack [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 Society,1985,10(2): 201-210.
[7]潘飞,程明,汪婧. 上市公司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8,24(4): 111-119.
[8]Merchant KA,Manzoni JF. The Achievability of Budget Targets in Profit Centers: a Field Study[M].[S.l.]: Springer Us,1989: 539-558.
[9]Collins F. The Interaction of Budge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onality Variables with Budgetary Response Attitudes[J].Accounting Review,1978,53(2): 324-335.
[10]Schiff M,Lewin AY. When Traditional Budgeting Fails[J].Management Review,1968,57(8): 6-18.
[11]徐宁.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契约安排与制度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2011.
[12]刘宁. 管理层权力、薪酬契约和企业价值[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13]屈欢. 大股东控制权对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的影响[D].重庆:重庆大学,2014.
[14]权小锋,吴世农,文芳. 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经济研究,2010,55(11): 73-87.
[15]曲太峰. 国有企业管理层权力与员工薪酬-绩效敏感性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16]林芳,冯丽丽. 管理层权力视角下的盈余管理研究——基于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3(7): 96-104.
[17]熊艳. 公司治理、战略管理和预算松弛行为——直接与中介效应的检验[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30(1): 64-71.
[18]谢盛纹,杨颖婷. 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与公司业绩研究——来自2004至2007年我国A股市场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8,28(12): 114-118.
[19]张泽南,马永强. 市场化进程、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35(7): 91-104.
[20]徐光伟. 政府管制下的国有企业高管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21]潘奇. 企业慈善捐赠的形成机制及其价值机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22]刘星,安灵. 大股东控制、政府控制层级与公司价值创造[J].会计研究,2010,30(1): 69-78+96.
[23]黄敏.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水平及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24]杨化峰. 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企业经济,2014,34(5): 66-69.
[25]郑石桥,王建军. 信息不对称和报酬方案对预算松弛的影响研究[J].会计研究,2008,28(5): 61-68+96.
[26]李小荣,董红晔. 高管权力、企业产权与权益资本成本[J].经济科学,2015,36(4): 67-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