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②数据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③按投资存量排序前十名跨国公司名单: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④能源使用量是指初级能源在转化为其他最终用途的燃料之前的使用量。〖ZK)〗
参考文献:
[1]Dylan Sutherland. Do China′s “national team” business groups undertake strategic asset seeking OFDI?[J].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2009,3(1):11-24.
[2]Ramasamy B, Yeung M, Laforet S. China′s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Location choice and firm ownership[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12,47(1):17-25.
[3]陈岩,杨桓,张斌.中国对外投资动因、制度调节与地区差异[J].管理科学,2012,25(3):112-120.
[4]程中海,袁凯彬.能源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口贸易效应与类型甄别——基于结构式引力模型的系统GMM估计[J].世界经济研究,2015(11):99-108.
[5]韩玉军,王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经济问题,2016(3):95-101.
[6]胡昭玲,宋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经济经纬,2012(3):65-69.
[7]蒋冠宏,蒋殿春.中国对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J].世界经济,2012(9):21-40.
[8]李磊,郑昭阳.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为资源寻求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2(2):146-157.
[9]李娟,唐珮菡,万璐,等.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与创新能力——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7(4):59-71.
[10]李正梅,张应良.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以成渝经济区为例[J].管理学刊,2015,28(6):39-45.
[11]梁文化.中国OFDI区位选择决定因素研究——基于2003-2014年28个经济体面板数据[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7(2):92-99.
[12]盛思鑫,曹文炼.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的再评估[J].宏观经济研究,2015(4):29-37.
[13]宋勇超.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目的效果检验——以资源寻求型OFDI为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3(8):123-129.
[14]唐绍祥.基于资源及经济安全视角的中国对外投资合作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7):31-42.
[15]王启洋,任荣明.对外直接投资与我国外部能源供给的相关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34(2):233-236.
[16]王永钦,杜巨澜,王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制度、税负和资源禀赋[J].经济研究,2014(12):126-142.
[17]徐则荣,王也.英国脱欧的原因及对中英贸易的影响[J].管理学刊,2017,30(1):21-33.
[18]杨宏恩,王晶.日本对中国投资的变化与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9]尹作敬,刘缉川.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动机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4):105-108.
[20]张如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03):23-27.
[21]张为付.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1):130-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