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VanDermerwe, Sand Rada, J. 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 Adding Value by Services [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988,6(2):10-19.
[2]章刚勇. 基于大数据的中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理论与实践[J]. 中国软科学,2018,33(6):172-180.
[3]张昊,徐建中,刘晶磊.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财政政策有效性研究[J].商业研究,2020(4):103-110.
[4]聂飞.制造业服务化抑或空心化——产业政策的去工业化效应研究[J].经济学家,2020,32(5):46-57.
[5]高洋,宋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影响[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8(4):75-84.
[6]肖德,侯佳宁.中国制造业升级动能转换的路径研究[J].理论探讨,2019(1):88-95.
[7]李春梅.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J].经济问题,2019(8):44-53.
[8]夏杰长,肖宇.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态势、存在的问题及高质量发展政策思路[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1-34.
[9]杨立卓.新常态背景下国际投资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2018(12):67-79.
[10]张炜,费小燕,肖云,等. 基于多维度评价模型的区域创新政策评估——以江浙沪三省为例[J]. 科研管理,2016,37(S1):614-622.
[11]杨华,张博. 基于模糊理论的吉林省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模型研究[J]. 现代情报,2010,30(4):138-140.
[12]聂鹏,王向. 协同创新视角下环渤海区域科技政策绩效优化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3,34(3):69-72.
[13]张凌,王为. 基于集对分析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2):119-122.
[14]Kwont H. Strategic niche management of alternative fuel vehicles: A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the policy effect.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2012,79(9):1672-1680.
[15]樊霞,赵丹萍,何悦. 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科研管理,2012,33(2):33-39.
[16]Oumarou Boubacar, Zhou Huiqiu, Muhammad Abdullah Rana, Sidra Ghazanfar. Analysis on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Rice Farm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outh-western of Niger[J].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2016,23(4).
[17]Borozan D. Technical and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European regions: A two-stage approach[J]. Energy, 2018,152(JUN.1):521-532.
[18]王莉静,王庆玲. 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分阶段投入与产出关系研究——基于分行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34(1):184-192.
[19]吴远仁,李淑燕. 高端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空间溢出及对工业升级的影响[J]. 商业研究,2019(3):53-62.
[20]孙凯,王振飞,鄢章华. 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分类和理论模型——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研究[J]. 管理评论,2019,31(7):97-109.
[21]綦良群,李庆雪.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16,38(11):99-103.
[22]高智,鲁志国. 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发展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商业研究,2019(7):42-49.
[23]冯锋,汪良兵.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提升研究—基于泛长三角区域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2):109-115.
[24]张永安,郄海拓,颜斌斌. 基于两阶段DEA模型的区域创新投入产出评价及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提升路径研究——基于科技创新政策情报的分析[J]. 情报杂志,2018,37(1):198-207.
[25]胡查平,汪涛,王辉. 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绩效—战略一致性和社会技术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4,32(1):84-91
[26]李靖华,马丽亚,黄秋波. 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困境”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6):36-45.
[27]肖挺,聂群华,刘华.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企业的经验证据[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4):154-162.
[28]刘斌,魏倩,吕越,祝坤福. 制造业服务化与价值链升级[J]. 经济研究,2016,51(3):151-162.
[29]綦良群,张昊,汤利蒙. 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效果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7,32(8):133-143.
[30]孙凯,刘祥,谢波. 高管团队特征、薪酬差距与创业企业绩效[J]. 科研管理,2019,40(2):116-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