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最低工资横向竞争对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
    江璐, 杨慧梅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2

    2. 投资者注意力与过度自信对左尾反转的增益效应 ——基于我国A股数据的实证研究
    王军, 宋秀娜, 孔晓旭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2

    3. 农户兼业一定导致低效率么? ——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分析
    魏平,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2

    4. 金融开放与技术进步 ——后发国家技术赶超的两个阶段
    窦钱斌, 周宇, 孙美露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2

    5.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 ——基于公司控制权转移视角
    邵剑兵, 费宝萱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2

    6. 轻资产运营、股权性质与资本效率 ——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的实证研究
    孙莹, 张仙, 宋秋华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2

    7. 会计准则导向、盈余管理方式选择与公司业绩
    宋菲, 刘依然, 周嘉南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2

    8. 开放与绿色理念下如何提升工业生态效率? ——基于“污染天堂”假说的验证
    董会忠, 韩沅刚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2

    9. 我国区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的实证分析
    曹允春, 李彤, 林浩楠,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2

    10. 生产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产业结构失衡
    苗建军, 韩经纬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2

    11. 中国区域创业绩效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陈景信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2

    12. 环境治理会导致公司避税的气球效应吗——基于中央环保督察的效果分析
    程宏伟, 罗娟
    商业研究    2022, 64 (6): 44-.  
    摘要81)     

    根据环境负外部性理论,企业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通过避税转嫁环境治理成本的“气球效应”。本文以2016年开始的中央环保督察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选取2009-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考察企业“成本转嫁”行为。研究发现,中央环保督察具有抑制企业避税的作用,具体的作用机制为中央环保督察工作的开展给地方政府带来了财政压力和政治压力,财政压力迫使地方政府加强税收监管,政治压力消除了政府存在的寻租空间,在双重压力下,地方政府的征税行为得到规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超额商誉与企业创新
    王保忠, 梁旬
    商业研究    2022, 64 (6): 65-.  
    摘要71)     

    本文以2014-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大股东的行为视角出发,研究超额商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购交易产生的超额商誉会显著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且会产生持续的抑制作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超额商誉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重要路径,这种路径机制主要表现于非国有企业。区分所有权性质进行分类研究,超额商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于非国有企业,对国有企业短期内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作用会逐渐显现;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企业超额商誉对企业研发投入的负面影响会弱于两职合一的企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股权激励能够促进高管“思危思变”吗——基于战略变革的视角

    徐宁, 白英杰, 张阳
    商业研究    2022, 64 (6): 73-.  
    摘要54)     
    基于最优契约假说以及战略变革前因研究的辩证性视角,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讨股权激励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机制及情境条件。结果表明:给予高管股权激励对企业战略变革能够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风险承担在两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外部环境动态性越高,股权激励对企业战略变革的正向效应越显著;产权性质、冗余资源、高管声誉等情境因素也会对股权激励与企业战略变革的关系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应在高管激励契约配置中侧重于股权激励,并以战略目标为导向进行合理的契约要素设计,从而激发高管的“思危思变”精神,适时推进战略变革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汇率不确定性、金融市场化与企业投资行为
    郭平, 胡君, 朱甜甜
    商业研究    2022, 64 (6): 114-.  
    摘要60)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汇率不确定性引发的市场风险将传导至实体经济部门。本文从汇率不确定性增加投资收益率波动的角度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2006年至2018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季度数据,在构建企业资产可逆性与融资能力指标基础上,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汇率不确定性显著抑制企业投资;汇率不确定性通过实物期权效应与金融摩擦效应影响企业投资行为,且影响效应在出口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金融市场化显著弱化汇率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负向冲击。我国汇率政策调整应保持相对稳定,同时应引导和管理企业汇率风险预期,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降低企业资产处置成本与融资成本,保障投资恢复与宏观经济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现金持有价值视角的分析
    胡亚峰, 冯科, 邓国胜
    商业研究    2022, 64 (6): 54-.  
    摘要133)     

    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基于现金持有价值视角,本文以沪深A股2001-2019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异质性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了现金持有价值,具有正向治理效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降低了现金持有价值,具有负向治理效应。高股权集中度弱化了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的正向治理效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扮演着“监督者”角色;高股权集中度、高管理层持股比例加剧了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的负向治理效应,独立董事占比高缓解了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的负向治理效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扮演着“合谋者”角色。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在国企和民企中都发挥了正向治理作用,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主要在国企中发挥了负向治理作用。稳健性检验表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性分析排除了机构投资者通过影响公司融资约束程度来影响现金持有价值,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现金持有水平和非效率投资水平影响不显著,主要通过提高公司创新活动来提升现金持有价值,发挥了正向治理作用;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虽增加了现金持有水平,但同时降低了公司创新活动和提高了公司非效率投资,进而降低了现金持有价值,发挥了负向治理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圆还是椭圆:品牌标识边框与内容匹配对消费者感知的影响
    潘鹏杰, 尹龙, 王忠勋
    商业研究   
    录用日期: 2021-08-13

    18. 知识溢出、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涂心语, 严晓玲, 王珊珊
    商业研究    2022, 64 (6): 23-.  
    摘要142)     

    借鉴Bloom等的思想,本文通过多维空间邻近方法将知识溢出效应与偷生意效应分离,更为准确地估计企业间知识溢出效应对彼此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2007-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的研究表明:企业间知识溢出对其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地理邻近是知识溢出得以产生的必要条件,仅技术邻近无法产生知识溢出;企业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企业之间有一定技术差距是知识溢出效应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但当企业间技术差距过大时,知识溢出效应无法产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大企业与小企业在从知识溢出效应中获益方面均具备其各自独特优势,中等规模企业则无法从知识溢出效应中获益;知识溢出仅能促进高技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非高技术企业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双碳”目标下劳动力资源错配与城市绿色发展
    崔琳昊
    商业研究    2023, 65 (6): 59-.  
    摘要171)     

    本文基于2007—2019年全国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测度劳动力资源错配程度和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探讨了劳动力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并厘清了其中的作用渠道。研究发现,劳动力资源错配显著降低了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劳动力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集聚效应和结构效应产生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不足地区和东部及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和城市创新创业活跃程度能够缓解劳动力资源错配对城市绿色发展产生的负向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以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为目标,差异化制定地区绿色发展政策,同时大力鼓励创新创业和数字经济发展,避免政策“千城一面”的同质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数据利用正当性判断:比例原则约束下的利益衡量
    张铁薇, 林秋
    商业研究    2023, 65 (6): 143-.  
    摘要45)     

    司法实践中对数据利用引发的竞争纠纷往往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一般条款)来解决,就一般条款的理解适用,主流的观点是围绕行为是否违背“商业道德”进行判断,然而,“商业道德”标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对行为正当性的认定应回归行为本身,而利益衡量方法直接指向“竞争行为”,具体评价竞争行为对竞争利益产生的深层影响,利益衡量方法是反不正当竞争法采取行为规制模式的具体策略,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思维范式、制度理念高度契合。在利益衡量的具体实践路径上,引入比例原则作为评价工具,使数据利用正当性判断的边界跳出“模糊宽泛”的窠臼得以合理划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