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3年, 第6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7-20
    上一期    下一期

    产业经济
    世界经济
    三农经济

    财经纵横
    管理天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产业经济
    银行业结构性竞争、统一大市场建设与制造业出口质量
    马兆良, 许博强
    2023, 65(4): 1. 
    摘要 ( 195 )  

    银行业改革及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建设制造强国及贸易强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与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实证检验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制造业出口质量的影响及其机制,并考察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制造业出口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缓解融资约束、促进技术创新与增加中间品进口是银行业结构性竞争促进制造业出口质量升级的主要机制;统一大市场建设强化了银行业结构性竞争对制造业出口质量的促进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数字化与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凌士显, 姬梦佳
    2023, 65(4): 10. 
    摘要 ( 276 )  

    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数字化是否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值得研究。本文基于沪深交易所2009-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借助文本分析法度量企业数字化水平,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吸引高端人力资本等渠道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因公司所处区域的不同而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随着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推进而有所降低,其对成长期阶段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行业错配:缓解还是加剧?
    马茹
    2023, 65(4): 19. 
    摘要 ( 102 )  

    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配置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实证分析2003-2020年中国人力资本行业配置态势及产业结构调整在其中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行业错配程度总体下降,但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工业制造业等人力资本配置不足,行政管理类行业、农林牧渔业人力资本冗余等错配问题仍然存在。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力资本行业错配的作用效果呈现时间及地区异质性,且受调节变量影响:随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信息通达性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人力资本行业错配的积极效果显著增强;制度安排呈U型影响关系,在市场化水平较高或政府职能较完备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效果最显著。此外,适度水平的产业结构调整其改善效果随其调整强度增大而显著增强,过于激烈改善作用难以发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业融合”下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企业绩效——基于价值链分工视角的分析
    易恩文, 杨慧玲, 卢俊杰
    2023, 65(4): 29. 
    摘要 ( 63 )  

    先进制造与现代服务“两业”融合发展既“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又“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基于价值链分工理论的视角,本文运用2002-201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探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中,关系型生产性服务契合于小规模制造企业的需求能力,结构型生产性服务更合适实力雄厚的大企业,而中型企业利润遭受了“双重挤压”。机制检验发现,生产性服务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有两种渠道,关系型生产性服务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为制造企业降低成本,结构型生产性服务为企业创造差别化而提高其产品附加值。进一步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够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从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政府主导平台搭建与大型企业向智慧服务转型是实现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重价值链、空间溢出与制造业增长
    杨红彦, 翟伟峰
    2023, 65(4): 38. 
    摘要 ( 92 )  

    基于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增加值核算框架,本文测算了中国省际地区参与双重价值链的程度,并构建国内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市场化改革、交通网络等对制造业增长的空间影响的实证分析框架,考察产业间关联的空间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异质性及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参与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均促进了制造业增长,前者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且存在地区的异质性,后者相反;参与双重价值链对低技术行业产出的促进作用高于其对高技术行业的作用,出口升级可促进本地制造业增长且空间溢出效应为正。进口投入占比直接降低本地制造业增长,且对低技术行业产出的负效应大于高技术行业;市场化改革、交通网络和资本劳动比例促进制造业增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经济
    数字贸易与贸易高质量发展:数字红利抑或数字陷阱
    朱为利, 刘红
    2023, 65(4): 47. 
    摘要 ( 78 )  

    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背景下一种新型贸易模式及新业态,能否助推中国摆脱贸易“大而不强”的困境,发挥数字红利进而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有待验证。本文使用中国30个省份2006-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探究数字贸易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进一步考察了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贸易能够有效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其重要传导路径;其促进效果呈现自贸区>非自贸区,中部>东部>西部,数字基础设施较好地区>数字基础设施一般地区的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贸易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市场化程度的正向边际效应递增的门槛效应;稳健性检验进一步提升了主效应结果有效性。基于此,应不断创新发展数字贸易,使其成为贸易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深化市场化改革,为数字贸易更好驱动贸易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经济发展能否提升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
    张营营, 彭硕毅, 白东北
    2023, 65(4): 56. 
    摘要 ( 111 )  

    本文通过扩展Kee和Tang(2016)的研究模型,构筑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理论模型,采用中国工企-海关匹配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DVAR的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心城市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出口DVAR提升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效果;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成本节约效应和创新溢出效应两个渠道提升了企业出口DVAR,政府支持和国内大市场优势均有助于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出口DVAR提升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外直接投资能否提升劳动收入份额?
    李增刚, 王典
    2023, 65(4): 65. 
    摘要 ( 124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断增加对外直接投资的背景下,企业内劳动收入份额是提高还是降低,将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本文基于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企业内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企业内劳动收入份额增加,促进企业内劳动收入份额提高约924%,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就业效应大于逆向技术溢出带来的替代效应。同时,在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中盛行的明星企业效应,在中国企业中没有明显效果。扩展分析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扩大劳动收入份额的同时,不会加剧企业内部的收入不平等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农经济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激励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吗?
    葛立宇, 蔡欣荣, 黄念兵
    2023, 65(4): 75. 
    摘要 ( 112 )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提升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内生增长的核心需求。本文采用静态和动态模型分别评估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农村消费的激励效应,结果发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提升。机制检验发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通过“预防性储蓄减少效应”和“挤入效应”提高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但“收入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拉动农村消费的理论认识,也为我国进一步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乡村建设与城乡高质量融合:机制讨论与经验证据
    陈洁梅
    2023, 65(4): 85. 
    摘要 ( 108 )  
    数字乡村建设;城乡高质量融合;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技术是否提高了农户的市场参与度——来自全国11省1693个农户样本的证据#br#
    胡雅淇, 林海, 马骥
    2023, 65(4): 94. 
    摘要 ( 99 )  
    数字技术;农产品销售;市场参与度;倾向得分匹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排放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计量识别与政策含义
    张恩英, 孟凡军
    2023, 65(4): 103. 
    摘要 ( 81 )  

    优化能源消耗结构,实现工业低碳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运用IPCC方法核算中国各地区2005-2020年的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利用Kaya-LMDI模型将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分解为能源结构、工业能源强度、工业经济规模和工业从业人员规模四种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STIRPAT模型分析工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在不同经济地区影响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目前中国工业二氧化碳减排效果显著,但仍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碳排放在地理分布上集中于华东与华南地区,存在不均衡性,其他地区也存在协同化或多极化的碳排放格局;且各因素作用效果差异明显,工业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工业经济规模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将逐渐实现对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能源结构优化程度存在空间异质性,结构性减排将是未来的主要减排方式;提高能源消耗技术水平、推动能源结构体系的低碳转型是未来协同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的主要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数字经济、地方政府行为与实体企业金融化
    马红, 侯贵生
    2023, 65(4): 115. 
    摘要 ( 133 )  
    数字经济;企业金融化;地方政府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理论分析、计量检验与政策启示
    孙浩进
    2023, 65(4): 123. 
    摘要 ( 98 )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建设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城市群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支撑、决定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发现特定城市群形成的空间经济效应,正向影响整体城市群组的协同发展。东北地区城市群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明显的结构分形性,呈现“群组”形态,通过对东北地区特定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空间效应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协同发展的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均对城市群组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的量级不高,且要素流动性不强,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引力效应处于比较弱的状态;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市群之间的产业互动、区域合作偏少,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关联效应也处于比较弱的状态。在促进城市群组实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提升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并形成空间溢出效应,减少空间竞争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天地
    董事网络中心度与企业双元创新——两类代理成本的中介与遮掩效应
    肖翔, 李珍珠, 代庆会
    2023, 65(4): 131. 
    摘要 ( 105 )  

    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企业需要适应环境开展与平衡探索式与开发式创新活动,提升双元创新水平。本文选取我国2010—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基于代理成本的视角探究董事网络中心度影响企业双元创新的路径。研究发现,董事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双元创新有正向影响,且相比于开发式创新,网络中心度对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两类代理成本在网络中心度与探索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而在网络中心度与开发式创新之间发挥部分遮掩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非执行董事网络中心度对双元创新的正向影响及代理成本路径均显著,而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仅有利于探索式创新,且只有第一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显著;此外,董事网络中心度对双元创新的正向影响及代理成本路径主要表现在低市场化水平的企业中。研究揭示出董事网络中心度影响企业双元创新的代理成本路径,同时关注独立董事网络与非执行董事网络的治理效应差异,丰富和完善社会网络理论与企业双元创新理论的相关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流量博弈的直播供应链合同选择策略
    刘凤致, 徐春秋
    2023, 65(4): 143. 
    摘要 ( 168 )  

    直播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但与主播合作通过直播销售产品的企业并不总是成功的。合同选择不当会直接损害品牌商的经营利润。为研究直播供应链中品牌商与主播的合同选择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由品牌商、线下(线上)零售商和主播组成的供应链系统,基于不同的流量博弈环境建立不同合同模式下的Stackelberg模型。研究发现:品牌商与主播的选择往往是相矛盾的,当服务费加佣金合同中的提成较高时,品牌商选择纯佣金合同,而主播选择服务费加佣金的合同;运营私域流量后,品牌商和主播的利润随粉丝转化率的增强而增加,且粉丝转化率的强弱改变了合同选择的区间;网络外部性和跨渠道溢出效应会影响到双方之间提成的设置,进而影响合同的选择,且品牌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与网络外部性呈正相关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