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证据距离、举证能力、盖然性标准及经验规则:盖然性就是可能性的意思。具体而言,当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根据统计资料或人们的生活经验对某种事件或某种现象的发生的比率高低来确定举证责任的配置。
②举证妨碍:举证妨碍又称证明受阻,它指的是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在相对方因故意或过失行为将诉讼中存在唯一证据灭失或者无法提出,以致处于证明不能状态的一种特殊诉讼现象。
参考文献:
[1]冯果,蒋莎莎.论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异化及其监管[J].法商研究,2015(5):30-31.
[2]孙艳军. 基于 P2P 金融模式变异法律性质之论证构建其监管模式[J].金融证券,2016(3):48.
[3]叶湘榕.P2P借贷的模式风除与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3):71.
[4]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规制研究[J].财政金融文摘,2015(2):89.
[5][日]石田穰. 证明责任论的再构成[M].东京:判例タィムズ: 322.
[6]罗玉珍. 民事证明制度与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26.
[7]叶自强. 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的构成要素与适用[J].河北法学,2011(5):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