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物流研究
    物联网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李昌兵,汪尔晶,袁嘉彬
    2017, 59(4): 1-9. 
    摘要 ( 171 )  
    针对传统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不足,本文综合考虑物联网技术优势和生鲜农产品的特点,引入模糊时间窗函数、客户满意度函数、农产品损耗函数等主要约束条件,构建以客户满意度最大、配送费用最小为目标的物联网环境下多目标路径优化模型,提出物联网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的配送模式;基于Matlab软件和改进后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多次遗传算法叠加得到模型最优解,以期为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的决策选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供应商市场资产对产业品牌价值的影响
    严子淳1,彭华伟2,李国栋1
    2017, 59(4): 10-16. 
    摘要 ( 123 )  
    从采购商视角出发,以资产为基础构建供应商市场资产与产业品牌价值关系模型,对198家采购商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供应商的顾客资产不仅直接正向影响产业品牌价值,还能通过品牌关联的中介作用提升产业品牌价值;创新资产通过品牌关联而影响产业品牌价值,产品重要性对顾客资产与品牌关联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但能够强化创新资产对品牌关联的正向影响。本文期望为供应商选择与配置市场资产、提高产业品牌价值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如何对接“一带一路”? ——对“五通”的经济学分析
    朱瑞庭
    2017, 59(4): 17-24. 
    摘要 ( 110 )  
    共建“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简称“五通”)为合作重点,沿线国家和地区是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市场。中国零售业应该抓住机遇,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同时反过来充实和丰富“一带一路”建设的内涵。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对接,在对外方向上,应积极主导、引领和加强双边及多边框架内的政策沟通、战略对接和商贸对话;在对内方向上,把中国零售业“走出去”纳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框架,并在规划、法律、政策等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和服务,以共同构建起中国零售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的支撑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技术溢出与企业创新绩效 ——基于面板门限模型的分析
    郑玉
    2017, 59(4): 25-30. 
    摘要 ( 100 )  
    本文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企业通过进口贸易渠道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检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强度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在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中发挥了显著的双门槛效应,且当知识产权保护跨越某一门槛值时,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跳跃式增强的。因此,我国应根据市场偏好来合理设计和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资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经济
    利率关联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 ——基于中美国债市场关联性的分析
    杨镇瑀,施建淮,游丽萍
    2017, 59(4): 31-36. 
    摘要 ( 70 )  
    正确识别国内金融市场与外部市场的联动性特征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债市场为切入点,利用分时段回归和马尔科夫机制转换模型分析中美国债利率相关性发生的结构性变动。中国各个期限的利率在2006年以前独立于美国利率的变动,而在2006年以后却表现为“中短端独立,中长端联动”,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已经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这种结构性变动在肯定浮动汇率可以减轻国内短期利率跟随中心国利率变动压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二难选择”或“全球金融周期”的机制,强调不论汇率制度如何改变金融市场一体化的提高都会强化中外金融条件的联系。因此,应加强货币政策对中长期利率的影响,注重宏观审慎政策的应用及合理使用资本流动监管,积极参与国际货币政策合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社会资本与审计收费 ——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
    刘颖斐,丁茜菡
    2017, 59(4): 37-47. 
    摘要 ( 85 )  
    社会资本存量反映了社会成员的互助合作意识和诚信水平。本文从社会资本的认知型和结构型两个维度出发,以2009-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及Logistic模型考察社会资本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总部所在地社会资本存量较高的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较低;相较于结构型社会资本而言,认知型社会资本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更为明显;较高的社会资本既可降低审计师的人力资源投入水平,也能减小与审计相关的诉讼风险。审计师参考公司总部所在地的社会资本存量进行审计定价决策表明,在显性机制有待完善的情形下,隐性机制能够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因而,提高社会资本存量有利于拓宽信息分享渠道、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社会分工。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经济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十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
    王江,陶磊,黄雨婷
    2017, 59(4): 48-54. 
    摘要 ( 135 )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推动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布局具有重大作用。本文利用IMS指数、RCA指数、TC指数、Michaely竞争优势指数,对比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十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低、结构比较劣势明显,中国在高技术含量服务领域不具有竞争优势,但在中等技术含量服务领域、低技术含量服务领域存在一定实力。因此,优化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是提升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财务柔性价值的度量及其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 ——来自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谢赤1,2,马有源1
    2017, 59(4): 55-62. 
    摘要 ( 77 )  
    财务柔性价值主要是为企业创造了应对外部环境波动性与复杂性的手段及处理未来不可预知事件的选择权。但这一因素如何在企业财务决策中发挥作用,目前国内还缺少规范化的实证研究。本文以2008年至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研究样本,在对财务柔性价值进行实证度量的基础上,将财务柔性价值与现金股利纳入到同一框架,从不同方面探讨财务柔性价值对企业现金股利发放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柔性价值较高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较低,财务柔性价值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性;无论是国有控股企业还是流通股和管理层持股比例较大的企业,财务柔性价值较高的企业所发放的现金股利水平较低。本研究加深了有关财务柔性理论的认识,对财务实践也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系统风险研究
    刘傲琼1,刘新宇2
    2017, 59(4): 63-72. 
    摘要 ( 126 )  
    “金融脱媒”让传统商业银行走上了业务多元化、服务多元化、收入多元化的道路,也产生了对银行业系统风险问题的特别关注。本文选取14家2008年之前上市的银行作为样本,将MES值作为系统风险的代理变量,分析银行多元化经营与MES值的关系,并使用银行规模作为区分不同类型银行的工具。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提高多元化水平对系统风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商业银行提高多元化水平将提高面临的系统风险,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提高多元化水平将降低面临的系统风险;当银行以稳定系统风险为前提调整多元化经营策略时,三类银行除考虑提高手续费收入及佣金的比例外,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还应考虑提高投资收益比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经济
    日本贸易便利化发展及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甘睿淼1,陈志恒1,王玮麟2
    2017, 59(4): 73-81. 
    摘要 ( 106 )  
    作为贸易大国,日本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区域组织的贸易便利化行动,加强双边及多边贸易便利化合作,推行了经认证经营者制度、海关风险管理、提前审单制度、自动化货物和港口整合系统等贸易便利化的具体措施,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中国与日本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国,贸易便利化对中日双边贸易的影响显著,日本在发展贸易便利化方面的举措对中国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服务贸易进口国际R&D溢出动态检验 ——基于协整与状态空间模型的分析
    朱福林1,杨圣明2,赵绍全3
    2017, 59(4): 82-88. 
    摘要 ( 94 )  
    国际R&D溢出是发展中国家获得技术进步的重要路径之一,本文采用影响经济变量之间关系时序变动情况的空间技术模型,测算基于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渠道产生的国际R&D直接溢出与间接溢出存量,并运用协整与状态空间模型检验中外R&D存量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就长期而言,国内R&D投入及国际R&D溢出与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较稳固的协整均衡关系,但国际R&D的间接溢出大于直接溢出,该协整关系因受到政治和经济等环境因素的冲击而表现出较大的波动幅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 ——基于业绩承诺到期视角的分析
    饶茜1,侯席培2
    2017, 59(4): 89-96. 
    摘要 ( 97 )  
    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违约事件频现,本文以2008年5月18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生重大资产重组交易并做出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三个层次分析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并购标的业绩承诺达标与否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不同补偿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业绩承诺到期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会下滑;并购标的业绩达标的上市公司,比并购标的业绩不达标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更好;获得股份补偿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明显好于获得现金补偿的上市公司。期望本研究为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政策的实施提供更为全面的证据,也为监管机构建立更为有效的补偿机制提供政策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营管理
    顾客欺凌、情绪耗竭与员工工作绩效: 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林艳1,王志增2
    2017, 59(4): 97-104. 
    摘要 ( 100 )  
    作为组织外部“阴暗面”的一种,顾客欺凌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的负向影响不可忽视。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以“事件→情感→态度行为”为主线,从情绪耗竭的角度探讨顾客欺凌如何影响员工工作绩效,并对工作嵌入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顾客欺凌对员工情绪耗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工作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情绪耗竭在顾客欺凌与员工工作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工作嵌入在顾客欺凌与员工情绪耗竭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工作嵌入也调节了顾客欺凌并通过情绪耗竭对员工工作绩效间接影响,即工作嵌入越高,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越弱。本文从新的理论视角解释顾客欺凌的负向影响,揭示了顾客欺凌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内在机制和作用条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情感承诺:个人与 组织匹配和个人与工作匹配的调节效应
    苏方国
    2017, 59(4): 105-114. 
    摘要 ( 72 )  
    针对现有关于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影响的研究结论相互冲突的现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theory,COR)的两个螺旋效应——增值螺旋(Gain Spiral)与丧失螺旋(Loss Spiral),本文通过提供一个研究整合的框架分析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情感承诺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对情感承诺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呈现倒U形关系,个人价值观与组织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个人能力与工作匹配在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情感承诺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情感承诺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为现有研究贡献了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差错管理气氛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 ——基于中庸思维作为调节变量的分析
    周晖,夏格,邓舒
    2017, 59(4): 115-121. 
    摘要 ( 97 )  
    差错既是一种负面工作行为,又是一种有效反馈信息,更是思考和创新的基础,组织如何处理差错对于创新型和学习型组织而言至关重要。中庸思维作为中国文化背景下人际互动时较为突出的思维方式,研究其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检验了差错管理气氛、团队成员交换、中庸思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关系,发现差错管理气氛和团队成员交换有利于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团队成员交换在差错管理气氛和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中庸思维对差错管理气氛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对于低中庸思维员工而言,差错管理气氛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更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集团财务公司对成员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
    王雪梅
    2017, 59(4): 122-128. 
    摘要 ( 93 )  
    集团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内部融资的资本市场,其实际运行的作用是降低了成员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还是加剧了集团与成员企业的代理冲突、增加了代理成本,这对于外部投资者对集团成员企业的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此,本文以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计算行业平均代理成本、资产负债率、Z得分、净资产利润率,并与拥有集团财务公司的成员企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研究发现:集团财务公司收紧了成员企业现金流,加大了对成员企业的监控,触动了成员企业管理层利益,提升了成员企业的代理成本,影响了成员企业的经营业绩;从整体利益考虑,集团财务公司掏空了成员企业,致使成员企业的财务风险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成员企业管理人员的在职消费水平大于或等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但投资者收益却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对拥有集团财务公司的成员企业的投资风险更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物流研究
    关键节点与非关键节点物流企业合作 ——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
    徐耀群,程林
    2017, 59(4): 129-134. 
    摘要 ( 68 )  
    针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的外部正效应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关键节点与非关键节点物流企业合作演化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求解,结果表明关键节点与非关键节点物流企业的合作策略与双方合作收益密切相关,当双方合作收益不断变化时就会出现多种演化稳定均衡;如果“搭便车”行为从对方采取合作策略中获得的收益很大,则物流企业进行合作的积极性会降低。因此,物流行业协会应进行调控,对“搭便车”行为进行惩罚,促使物流企业进行合作;对于合作收益增长比较小的物流企业给予奖励,以激励他们进行合作,提高物流企业整体的信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经济
    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特征 ——基于三种空间权重矩阵的分析
    唐晓华,陈阳
    2017, 59(4): 135-142. 
    摘要 ( 111 )  
    基于综合地理距离因素、经济因素和嵌套权重考察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可能更接近客观事实的认识,本文利用SBM超效率模型,并以邻接、经济、嵌套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考察1999-2014年间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此区分我国装备制造业生产效率不同水平的空间集聚特点。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在省际层面存在较大差距,且东部地区要远远领先中、西部地区;变化趋势以增长为主要特征,其中,中西部地区明显增长,东部地区出现下降;在邻接和经济权重下具有空间正相关特点,而在嵌套权重下呈现负相关倾向反映出地理因素作用减弱、经济因素作用增强;三种权重表现出略有差异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均具有显著的空间结构化特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低端锁定的突破 ——基于俘获型治理视角的研究
    杨林生1,2,曹东坡3
    2017, 59(4): 143-153. 
    摘要 ( 77 )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水平偏低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经济
    中国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异质性研究 ——基于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的分析
    陈平1,罗艳2
    2017, 59(4): 154-160. 
    摘要 ( 112 )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 SBM-Undesirable 模型和 Meta-frontier 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东”依次递减的格局;生态全要素能源利用无效率均值分解来看,东部群组能源利用无效率是因为管理无效率造成的,中部群组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同时显著存在,而西部群组技术无效率最为明显,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政府干预对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显著而有差异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农经济
    农户团体联保贷款与P2P网络信贷:替代还是互补? ——基于四元Probit模型的分析
    孙光林1,王雪标2,李庆海3
    2017, 59(4): 161-168. 
    摘要 ( 77 )  
    农户团体联保贷款与P2P网络信贷对于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各具优势和不足,二者优势结合或可创新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本文基于2016年新疆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四元Probit模型实证考察联保贷款和P2P网络信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联保贷款和P2P网络信贷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可观察因素和不可观察因素实证结果都支撑了这一观点;互补关系内在原因在于联保贷款和P2P网络信贷各自具有比较优势,具体表现在“信息收集”、“社会制裁”和“资金供给”等方面。上述发现对于完善农户信贷服务模式、创新发展新型的P2P-农户金融服务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及潜力研究
    张彤璞1,2,韩 洋2
    2017, 59(4): 169-177. 
    摘要 ( 95 )  
    基于2005-2014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农产品贸易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从GDP、人口、地理距离、人均GDP差额、制度安排等方面对中国与其贸易流量和潜力进行分析、预测。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39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量呈持续增长的态势,贸易逆差也呈扩大趋势,双方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互补性;经济总量、人口规模与双边的贸易量成正比,而国家间距离、人均GDP差距则对贸易有负向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其中,SCO(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作用明显,WTO、APEC的影响作用较小;中国与大多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开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文化
    中国沿海地区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动态关联性分析
    刘佳,李莹莹,王娟
    2017, 59(4): 178-185. 
    摘要 ( 78 )  
    从人地协调关系的视角和二者交互作用的机理,本文以中国沿海地区11省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与运用多指标加权评价模型,分别测度2001-2012年间沿海地区及各省域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的动态变化趋势与空间分异规律,并采用计量检验、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与脉冲响应函数探讨双方的均衡性、长期性与动态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我国沿海地区2001-2012年间旅游环境承载力与城镇化水平逐步提升,彼此存在长期稳定的作用关系,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与降低旅游环境承载力,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会促进城镇化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法论丛
    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及类型化
    张婧
    2017, 59(4): 186-192. 
    摘要 ( 77 )  
    本文基于立法论立场讨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与相对性的冲突与协调,在分析两种基础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归纳出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的类型。相对性原则是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在立法上确立的最大理论障碍,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是对相对性的有限突破。其对外效力与物权对外效力的区别非常明显,未及于权利人以外的所有人,限于约定的纯获利益的特定第三人。另外,由于“补偿关系”和“对价关系”概念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应将以上两概念分别修正为“合同关系”和“原因关系”。 真正第三人利益合同关系的类型取决于两种基础关系的类型,而不应仅仅取决于合同关系类型;其所形成的三方法律关系并非纯粹的合同关系,更非两个合同关系的简单相加,但仍属于债的关系范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