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商经理论
    第三方产品评论信息结构对其再传播意愿的影响
    胡常春1,宁昌会2
    2017, 59(5): 1-9. 
    摘要 ( 190 )  
    第三方产品评论(TPRs)对企业新产品信息扩散有着重要的意义,TPRs是否有效传播,也决定了新产品是否能迅速占领市场。基于理性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本文考察TPRs类型、TPRs效价和跟随的消费者网络评论(ORs)与TPRs评论效价一致性等三个维度,对信息受众再传播TPRs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上述三个维度均能显著影响信息受众再传播意愿,但它们的影响强度有所差异,三者影响强度大小顺序为:TPRs类型>TPRs效价>跟随的ORs与TPRs效价的一致性,同时还发现推荐型(混合型、跟随的ORs与TPRs效价一致)比描述型(全正型、跟随的ORs与TPRs效价矛盾)对再传播意愿的影响更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FA-BD模型的营销风险指数评估方法研究
    李键1,张云起2,张淑萍1
    2017, 59(5): 10-16. 
    摘要 ( 110 )  
    营销风险评估是对营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度量。在对A-FA综合评价法进行优化与改进的基础上,本文从营销风险指标的基本属性出发,综合应用盲数(Blind Number)和分级隶属度函数(Degree of Membership Function)构建营销风险FA-BD指数评估模型。该模型所选取的方法协调互补,较好地发挥了各自的特点,充分考虑了多种因素对营销风险指数评估准确度的影响,从而有效提升了营销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品牌植入好莱坞电影的溢出效应
    李亮1,王平2,3,宋思根2
    2017, 59(5): 17-22. 
    摘要 ( 104 )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希望借助植入好莱坞电影提升产品的形象和认可。通过以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作为解释机理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分析中国品牌植入好莱坞电影的溢出效应,发现国家形象正向影响认知失调、负向影响情节关联度,认知失调负向影响品牌态度,情节关联度对品牌态度有正向影响;认知失调与情节关联度起到了中介作用,认知失调显著大于情节关联度产生的影响;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显著调节了认知失调对于品牌态度的影响,但对情节关联度与品牌态度关系的调节却不显著。因此,相关企业在选择好莱坞电影植入广告时最好是具有“洋化”的品牌名称,并努力做到深度植入,通过辨识影片目标观众特征以选择适合的品牌沟通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字塔控股结构与终极控制者隧道效应研究
    唐建荣,朱婷娇
    2017, 59(5): 23-29. 
    摘要 ( 130 )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终极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与上市公司利益的侵占行为呈现出与股权分置改革前诸多不同的特点。基于后股权分置时期2008-2014年连续存在的343家上市家族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本文应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终极控制者的控制权、现金流权、两权分离度、股权制衡度、控制层级与隧道效应的关系,发现各因素对隧道效应的影响在不同家族企业之间呈现显著差异;隧道效应与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控制权比例显著正相关,与现金流权比例显著负相关,与两权分离度显著正相关;外部股东的存在未能有效遏制隧道行为,低负债率的资产结构助长了隧道挖掘动机。因此,应构建低控制权、低现金流权的“双低”股权结构,从权力根源上避免隧道挖掘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文化
    大陆与港台地区艺术市场调控政策之比较
    王子琪1,2
    2017, 59(5): 30-33. 
    摘要 ( 92 )  
    艺术市场的交易品具有不可复制性和稀缺性,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难以评估。因市场失灵和艺术市场独具的特点,各地政府介入艺术市场已成为主流。大陆、香港、台湾因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艺术市场调控政策,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传统比较三地调控政策之异同,通过观察艺术市场管理之行政架构、法律条文和财政政策,分析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的政府与艺术市场之间的关系,探讨三地艺术市场的管理特点,旨在促进三地取长补短、协作发展,共创中国文化艺术事业之繁荣。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国债期货对国债收益率曲线动态的影响
    刘成立1,周新苗2
    2017, 59(5): 34-41. 
    摘要 ( 98 )  
    国债期货市场的建设对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国债收益率曲线进行降维分析,研究国债收益率曲线水平、斜率和曲率因子在国债期货上市不同阶段的特征,并通过滚动窗口的Granger因果检验探究国债期货与国债市场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国债期货的上市交易使收益率曲线水平因子的波动性明显降低,斜率因子和曲率因子也大幅减小,这说明国债期货的上市交易提高了我国国债现货市场的成熟度,促进了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完善;进一步研究发现国债期货对债券市场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但功能发挥不够;债券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不具备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和现货市场的期限价差相互影响,且现货对期货的影响更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组合赋权的十城市房地产泡沫估算
    孙波1,罗志坤2
    2017, 59(5): 42-48. 
    摘要 ( 80 )  
    基于2015年全国十大典型城市房地产历史数据,选取与房地产泡沫紧密相关的6项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法对十城市房地产泡沫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深圳、上海、北京和南京的泡沫远高于全国水平,重庆、兰州的泡沫程度较低;以房价收入比指标衡量房价泡沫规模,则无论依据国内认可的7.0界值还是国际通行的6.5基准,除重庆基本无泡沫、全国均价有微量泡沫,其他九个城市泡沫规模依次增大,深圳几乎达到国内、国际公认界值的4倍以上。由此看,我国房地产泡沫其性质不仅是结构上的,也是总量上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经济
    中国进出口产品部门隐含碳排放测算 ——基于2002-2012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
    胡剑波,郭风
    2017, 59(5): 49-57. 
    摘要 ( 118 )  
    基于投入产出思想构建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并运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及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对28个部门隐含碳排放进行测算。研究显示:从总体来看,我国出口、进口以及净出口隐含碳排放呈波动式增长态势,中国出口致使进口来源国减少本土CO2排放,但却增加了全球碳排放,中国进口致使我国减少CO2排放,同时也减少了全球碳排放;我国进出口隐含碳排放排名前十的部门集中在制造业,其中化学工业隐含碳排放量名列前茅;中国因进出口贸易造成的全球碳排放净增加最多的部门是纺织业,净减少最多的部门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第二产业对我国出口、进口以及净出口隐含碳排放的贡献最大,中国因第一和第二产业的进口贸易减少了全球碳排放,而第三产业却增加了全球碳排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经济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金融支持、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分析
    孙志红1,2,陈玉路1
    2017, 59(5): 58-66. 
    摘要 ( 105 )  
    为实现减少碳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的双重目标,金融支持和技术进步的作用值得探讨。本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金融支持、技术进步与能源效率在碳排放约束下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就直接效应而言,银行信贷对技术进步呈现正向作用,股票市场表现为负,保险市场表现不显著;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提升表现为负;银行贷款、股票市场及财政科技经费对能源效率的提高为正向作用,保险市场表现显著为负。因此,在碳排放约束下,金融支持通过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间接提升效果不佳,直接促进作用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商业财产保险对家庭消费与投资行为的影响 ——基于中国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
    魏强1,吴庆跃2,张柏杨3
    2017, 59(5): 67-74. 
    摘要 ( 106 )  
    动态优化模型分析和实证研究说明:(1)商业财产保险对家庭投资水平短期和长期影响都为正,但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对家庭消费水平的短期影响为负,长期影响为正。(2)以低消费水平为基准,家庭缴纳越多的商业财产保险保费,中低消费水平、中高消费水平和高消费水平家庭消费意愿就越强烈,且商业财产保险对中高消费水平家庭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以不愿意承担任何投资风险为基准,家庭缴纳的商业财产保险保费水平越高,家庭进行各种投资的意愿越强烈。因此,扩大商业财产保险覆盖面、提高其保险保障力度,将有助于家庭形成良好的消费和投资预期,进而增加相应支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经济
    “营改增”对行业理论税负的影响与抵扣因素研究 ——基于浙江省投入产出数据的分析
    王茜萌1,周伟峰2
    2017, 59(5): 75-83. 
    摘要 ( 102 )  
    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税制改革之一,本文使用投入产出法测算浙江省在2012年试点改革和2016年全面改革两阶段中所涉及行业的理论税收和税负的变动情况,并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来自各行业中间投入的进项税额,结合现实经济中的税收政策与行业现状对浙江省重点行业税负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营改增”的减税效应比较明显,测算的18个行业整体减税效应良好,除文化艺术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业之外理论税收负担均下降;从产业结构上看,来自建材行业和文教用品的进项抵扣为建筑业和金融业理论税负的减轻做出了贡献,来自租赁和商务服务的进项抵扣不足是造成房地产业理论税负增加的主要原因,体现了“营改增”打通第二、三产业抵扣链条,避免了对生产环节重复征税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农经济
    我国粮食价格政策调控有效性实证分析
    吴彩容,罗锋
    2017, 59(5): 84-92. 
    摘要 ( 95 )  
    随着我国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的实施,特别是2006年以来国家补贴的力度不断增大,粮食价格在频繁波动的同时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使得粮食价格调控有效性的争论日益激烈。本文利用国内与国际玉米、大米、大豆和小麦的月度价格数据,从协整的角度分析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从国内粮食价格自身波动的角度分析和检验我国粮食价格政策调控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政府对四大粮食价格的政策调控并不能带来粮食价格的平稳,政策调控有效性欠佳;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协整关系;随着粮食价格调控程度的减弱,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协整程度逐渐增强,但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相互影响的程度在品种上存在差异;国内大豆粮食价格波动存在集簇性、跨期传递效应和条件异方差特性,而玉米、大米和小麦价格波动的集簇性、跨期传递效应和条件异方差特性都不显著。我国政府应掌握好管理和调控的粮食品种与调控力度,培育粮食市场的功能和粮价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经济
    国际服务贸易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40个经济体面板数据的研究
    龚静1,尹忠明2,3
    2017, 59(5): 93-99. 
    摘要 ( 93 )  
    基于经济服务化、服务国际化的背景,本文从服务贸易成本的“共性”与“个性”因素——空间距离、语言壁垒、服务时差、服务限制以及服务贸易协定等方面,估计了全球40个经济体相互间1995-2011年服务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理距离、时区差异以及服务限制能够提高服务贸易的成本,而共同边界、共同语言以及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可以降低服务贸易的成本;在时间变化趋势的影响程度上,地理距离以及时区差异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而服务限制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影响程度则逐渐增强。因此,在降低服务贸易成本以扩大服务贸易规模的方式上,各国需要针对上述多个维度同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要重视服务时差、服务限制以及区域服务贸易协定这三类具有明显服务特性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营管理
    特质情感对绩效评估程序公正感的作用机制及效应研究
    江卫东,徐秋杭
    2017, 59(5): 100-108. 
    摘要 ( 80 )  
    员工对绩效评估程序公正性的感知是其组织公正感的重要内容,不同特质情感的个体对绩效评估系统会产生不同的主观认知。本文构建了员工特质情感对绩效评估程序公正感的作用机制模型,并通过追踪调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积极特质情感对绩效评估程序公正感的两个维度(评估系统公正感、评估者公正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消极特质情感对评估系统公正感、评估者公正感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组织政治知觉在特质情感与绩效评估程序公正感两维度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从情感视角拓宽了绩效评估程序公正感的前因变量研究领域,相关对策有助于提高受评者的绩效评估公正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部控制对高管薪酬和在职消费的影响
    窦祥胜1,王再锋1,张睿熊2
    2017, 59(5): 109-113. 
    摘要 ( 133 )  
    为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角度支持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本文以2012年财政部要求上市公司分批执行内部控制规范并提供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外生政策为切入点,结合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高管行为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自然实验实证研究缓解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执行可以显著降低公司高管薪酬,抑制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同时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定和推广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绩效与经理人薪酬及声誉 ——基于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视角的实证研究
    徐宁,张晋,王帅
    2017, 59(5): 114-121. 
    摘要 ( 76 )  
    以促进技术创新为主旨的价值创造是衡量公司治理有效性的重要维度,本文运用2011-2014年的中国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从价值分配与价值创造的视角分析创新绩效与经理人薪酬及声誉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财务绩效与经理人薪酬水平显著正相关,对经理人声誉却没有显著影响;创新绩效对经理人薪酬及声誉能够产生影响,但不同类型的创新绩效作用有所差异,突破性创新产出越多,经理人声誉水平越高,渐进性创新产出越多,经理人薪酬水平越高;产权性质对上述两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通过经理人薪酬及声誉契约的合理设计,以引导其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决策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创新投入结构对TFP的影响 ——基于知识产权保护调节作用的分析
    张德茗,梁元秀
    2017, 59(5): 122-128. 
    摘要 ( 106 )  
    创新投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保护强度是企业进行创新投入行为的决策依据。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下创新投入结构对TFP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强度结构、创新投入应用结构均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投入来源结构、创新投入应用源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日趋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努力提高创新投入效率和自主研发能力,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网络嵌入性与企业绩效关系文献综述 ——基于元分析的方法
    田红云,贾瑞,刘艺玲
    2017, 59(5): 129-136. 
    摘要 ( 108 )  
    当前创新理论研究中,对网络嵌入性与绩效关系的机理未达成一致意见,缺乏一个系统、客观的总结与评价。本文运用元分析方法对52篇有关网络嵌入性与绩效关系研究文献的10365个独立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效应上看,网络嵌入性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且不同类型的网络嵌入性对绩效的影响有所差异;网络嵌入性测量维度数目、文献类型、研究层次和样本来源对网络嵌入性与绩效的关系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提炼的上述结论,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文献综述方法缺乏量化支撑的缺陷与主观性,因而应更具有综合性、普适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中间品区别定价行为的竞争效应与反垄断规制 ——基于讨价还价理论的分析
    喻言1,任剑新2,田苗3
    2017, 59(5): 137-148. 
    摘要 ( 80 )  
    随着整个产业链的主导权逐渐由上游厂商向下游厂商转移,下游厂商对市场控制能力不断上升,所具有的讨价还价能力也不断增强,进而导致上游厂商对中间品实行区别定价,并对下游弱势厂商产生“水床效应”。本文以上游垄断-下游寡头的市场结构为基准,在上下游厂商都具有一定讨价还价能力的情形下分析中间品区别定价的竞争效应。结果表明,当上游厂商选择讨价还价能力强的下游厂商进行统一定价协商时,统一定价时的消费者福利高于区别定价情形;当上游厂商选择讨价还价能力弱的下游厂商进行统一定价协商时,统一定价时的消费者福利低于区别定价情形;不论上游厂商选择强势或弱势下游厂商进行价格协商,统一定价时下游厂商的利润和社会总福利总是高于区别定价情形。因此,对中间品区别定价行为的反垄断规制应考虑到上下游厂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应将“市场支配地位”标准延伸至“相对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色经济
    闭环供应链企业合作减排与定价策略
    李辉1,汪传旭1,欧卫2
    2017, 59(5): 149-158. 
    摘要 ( 75 )  
    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不同的合作减排模式对减排率、回收率、定价、利润和减排效果会产生不同影响。本文考虑由单一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构建不合作、半合作(分担减排成本和议价)、完全合作形式闭环供应链的减排率、回收率和价格决策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总体上,完全合作减排在实现最高减排水平、最高回收水平和最低零售价格的同时,取得了最高的联合利润和最高的减排效用;对于两种半合作减排方式,除制造商利润外,议价半合作减排的减排水平、回收水平、批发价格、零售价格、零售商利润、联合利润、第三方利润和减排效用均高于分担减排成本契约半合作减排。现实中最理想的完全合作减排合作模式很难达成,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着重促成两种半合作减排方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经济
    东北地区汽车制造企业价值链整合模式研究
    綦良群,汤利蒙
    2017, 59(5): 159-168. 
    摘要 ( 88 )  
    价值链整合是汽车制造企业通过价值链管理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其对于东北地区汽车制造业的中国版工业4.0战略的设计及实施,摆脱目前对合资品牌、低端自营严重依赖的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工理论、市场势力理论,本文提出了汽车制造企业整合的四种模式(溶解、模块、外包、独立),构建了基于定量战略计划矩阵的模式选择模型,并以一汽轿车研发活动的整合模式选择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认为:各整合模式没有优劣之分,企业应当基于自身的整合能力、企业资源禀赋和企业战略,选择匹配的整合模式,以获得更好的整合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学研究
    基于排序选择模型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廉永生1,王志浩2,符建华1
    2017, 59(5): 169-176. 
    摘要 ( 89 )  
    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统计调查数据构建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对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尊重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边际效果也最强;工作条件因素对就业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职工培训对就业质量有促进作用,公共职业培训对就业质量影响不显著;工作稳定性因素对就业质量影响较弱。因此,我国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需匹配培育提升职业文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90后”流动青年的广东城市居留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于潇,陈新造
    2017, 59(5): 177-183. 
    摘要 ( 81 )  
    本文利用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90后”流动青年在广东城市的居留意愿表现特征,实证研究人口、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90后”流动青年的城市居留意愿具有鲜明的分类结构特征,总体上倾向于“没想好”这一选项,其中已婚和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年表现出相对较高的留居意愿;婚姻、教育程度、收入支出比、职业身份、就业身份等变量指标对“90后”流动青年在广东城市居留的意愿有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旅游文化
    澳门特别行政区游客教育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葛梅1,2,江小凤3
    2017, 59(5): 184-192. 
    摘要 ( 65 )  
    游客文明素质的干预工作得到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重视,为提升游客教育综合效果,有必要对其游客教育系统进行科学评价。本文选择澳门特别行政区为案例地,采用德菲尔法、层次分析法、问卷调查、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构建生态旅游区游客教育有效性评价模型,借助SPSS软件分析游客进入澳门特区前后的生态知识、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伦理,以及生态行为意愿等各指标得分,针对不同人群得分的差异情况分析游客的社会特征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本文旨在为建立一套适用于澳门特区游客教育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