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商经理论
    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环境与物流企业绩效分析
    王利1,马胜铭1, 李莹2
    2017, 59(3): 1-7. 
    摘要 ( 338 )  
    通过构建动态环境、商业模式创新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本文探讨动态环境的不确定性与物流企业绩效的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对后创企业来说,外部环境因素对其创新结果的正向影响大于内部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对成熟企业来说,内部环境因素对其创新结果的正向影响大于外部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中介作用,环境的动态影响促使物流企业实现了市场价值的增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粉丝经济”的自媒体社群用户消费意愿研究
    谷斌,李晴琳
    2017, 59(3): 8-13. 
    摘要 ( 214 )  
    通过对“粉丝”培养机制及消费意愿的产生做出定量分析,提出影响自媒体社群用户消费意愿的因素包括忠诚度、归属感、转变成本、信息效用、信任度、服务质量、物质激励、社交价值、形象表现、娱乐感等,个人感知、群体意识、利益需求是影响自媒体社群用户消费意愿的综合指标,根据这3个综合指标可将自媒体社群用户分为4类用户。本文针对每类用户特征提出社群“粉丝”的经营建议,以期得出促进用户消费的大体决策方向,旨在为相关在线社群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基金会理事职业背景多样性能改善组织绩效吗?
    颜克高,袁玥
    2017, 59(3): 14-21. 
    摘要 ( 103 )  
    通过收集我国217家基金会样本数据,本文检验了基金会理事职业背景多样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理事职业背景多样性对基金会组织绩效具有一定影响,能够提高基金会的筹资能力和公众支持度,但是对基金会的财政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理事职业背景多样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呈现不同模式,公募基金会、地方性基金会的理事职业背景多样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较为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学研究
    中国地区零售服务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分析
    赵德海,曲艺
    2017, 59(3): 22-27. 
    摘要 ( 130 )  
    通过构造Global-Metafrontier-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本文利用2006-2015年相关面板数据对中国各地区的零售服务业生产率进行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零售服务业生产率影响因素进行估算。研究表明,地区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通信与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市场化对零售服务业生产率有正向作用,但管制则带来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人民币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关系实证分析
    杜玉兰,刘倩倩
    2017, 59(3): 28-34. 
    摘要 ( 114 )  
    结合马尔科夫区制转移向量自回归模型(MS-VAR),本文采用2005年7月至2016年4月的数据实证分析不同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发现MSIH(3)-VAR(1)能够较好地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在适度升值、强势升值与贬值三种区间下,外汇市场压力对货币政策各变量的响应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人民币面临贬值的现状,应谨慎控制M2的投放量,通过控制CPI的滞胀情况以及适度下调利率来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投资规模、投资效率与宏观经济环境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
    马红1,王元月2
    2017, 59(3): 35-42. 
    摘要 ( 107 )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1-2015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分析“新常态”下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率具有显著的周期特征;货币政策的扩张促进了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但不利于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财政政策的扩张促进了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信贷市场的发展促进了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但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企业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的影响都不显著。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汇衍生品的使用与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提升 ——基于财务风险“中介效应”的分析
    赵峰,黄嵘,程悦
    2017, 59(3): 43-52. 
    摘要 ( 90 )  
    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4年数据为样本,以自建的中国企业“外汇风险对冲交易数据库”为基础,基于财务风险的“中介效应”视角分析外汇衍生品使用与企业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就全样本而言,外汇衍生品的使用给中国上市公司带来了约8.1%融资效率的提升,公司财务风险下降约20.7%,并且使财务风险在外汇衍生品的使用与融资效率之间产生了“中介效应”;国有上市公司外汇衍生品的使用对融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高于民营上市公司;完全竞争型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能显著提高其融资效率,但是低垄断型和高垄断型公司外汇衍生品的使用效果不显著;东部公司外汇衍生品的使用对融资效率产生了“正效应”,中部公司则产生了“负效应”,西部公司“无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资融券保证金机制与股价特质性波动
    李诗瑶1,李星汉2
    2017, 59(3): 53-62. 
    摘要 ( 103 )  
    本文使用2010年至2015年中国A股市场数据,研究融资融券制度的保证金机制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非极端市场环境下,融资融券制度的保证金机制有可能放大市场中股票的特质性波动,具体表现:对于特质性波动水平较高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能够显著放大其特质性波动;对于特质性波动水平较低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并不会显著放大其特质性波动。这一结论在分别检验了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影响后依然成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经济
    市场份额变化、银行业危机与合作银行稳定性 ——来自欧洲合作银行经验的研究
    刘方1,2,谭元戎3
    2017, 59(3): 63-70. 
    摘要 ( 95 )  
    合作金融经过长达160多年的发展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利用欧洲16国、19家合作银行集团2008-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合作银行的存贷款市场份额、银行业危机与合作银行稳定的关系。结果表明,因合作银行独特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否发生银行业危机,合作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的提高均增进了自身的稳定性。因此,坚持经营特色、巩固存贷业务市场份额对合作银行稳定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基于DID模型的股利监管政策效应分析
    陈金勇1,汤湘希2,杨俊3
    2017, 59(3): 71-77. 
    摘要 ( 109 )  
    本文以2006年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出台后市场反应的观察为切入点,采用单变量分析和双重差分法检验股利监管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之后总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并没有提高,政策效应不显著;采用DID模型对有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进一步探究,发现其每股股利有降低的趋势,该政策并没有对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产生明显激励效应,未产生政策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中国与南非贸易增长因素研究 ——基于市场需求、市场结构、竞争力的分析
    佟继英1,2
    2017, 59(3): 78-85. 
    摘要 ( 131 )  
    中国与南非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集中度仍然较高,南非对中国贸易的依赖性大于中国对南非贸易的依赖性。基于UN贸易数据库1998-2014年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的数据,本文从市场需求、市场结构和竞争力视角,运用修正的CMS模型分析影响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增长的各项因素,发现市场需求效应在中国对南非出口贸易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市场结构效应是南非对中国出口增加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产品在南非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而南非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减弱,分类别贸易产品的增长因素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双方需从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挖掘贸易的潜力、提升层次、扩大规模。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经济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的风险评价 ——基于可拓物元模型的分析
    张帅
    2017, 59(3): 86-92. 
    摘要 ( 87 )  
    通过构建资本流动风险可拓物元预警模型,分析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的风险状态。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资本流动风险易受到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冲击,2008年以后整体风险水平相对较高,资本流动综合风险在2008年、2010年、2014年分别达到了紫色预警;经济风险、资本结构风险、资本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是中国对哈萨克斯坦投资需重点关注的风险类别,预警结果显示未来五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资本流动风险整体水平达到紫色预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和出口潜力研究
    崔登峰,邵伟
    2017, 59(3): 93-101. 
    摘要 ( 103 )  
    本文以中国与中亚五国2000-2015年各类商品的贸易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对贸易优势指数、出口市场相似度指数和双边贸易综合互补性指数,探析中国与中亚五国各类商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出口中亚五国贸易影响因素和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的各类商品基本不存在竞争,除动植物油、油脂和蜡外,其他各类商品均存在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中亚五国GDP总量、中亚五国对中国贸易依存度、双边是否为WTO 与 SCO 成员国等变量对中国出口起积极作用,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距离、伙伴国人口、人均GDP差值等变量则起阻碍作用;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出口贸易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可供开发,出口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潜力基本处于最优,出口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贸易潜力属于再造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企业关系管理能力、网络中心度和探索式合作创新 ——基于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数据的分析
    王玉,邓艳宾
    2017, 59(3): 102-109. 
    摘要 ( 113 )  
    本文以209家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网络社会资本和创新搜寻等理论视角对创新网络中关系管理能力和探索式合作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探讨了网络中心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关系管理能力中发起能力、交流能力和协调能力突出了关系建立、互动及冲突的协调解决,通过声誉、承诺、信任等机制影响探索式合作创新,网络中心度负向调节了关系管理能力与探索式合作创新的正向影响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权力和薪酬双重偏好下的企业经营者行为分析
    王新霞
    2017, 59(3): 110-119. 
    摘要 ( 83 )  
    企业经营者具有权力和收益双重偏好,权力因素和薪酬因素交互依存,共同影响经营者行为。通过考察中国企业经营者权力配置和薪酬设计特征,本文就权力、薪酬对经营者行为的影响做出一般性分析,并构建经营者行为统一研究框架。比较静态分析表明权力关联具有控制权与声誉激励、保护性治理、关系网络资源效应以及稳定领导权结构等效应,但可能造成制衡机制缺失、行为目标扭曲以及精力分散等负面影响;薪酬激励对经营者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衍生出新的代理冲突;从激励和责权利相对等角度来讲,薪酬激励可以强化权力的积极影响并抑制权力的消极作用,二者相匹配有助于规范经营者的生产性行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链式中介模型的新生代员工人际公平与敬业度分析
    李亚伯,吴为
    2017, 59(3): 120-126. 
    摘要 ( 86 )  
    本文以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等方法对人际公平与敬业度的关系及其中介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新生代员工人际公平不仅对敬业度有正向直接影响,且还通过工具和谐、价值和谐与情感承诺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员工敬业度,但和谐阻碍在人际公平与敬业度关系间的链式中介效应受到其他人际和谐维度尤其是价值和谐维度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回报众筹中社会认同对投资者决策的作用 ——基于群体情绪及效能路径的分析
    陈艳艳1,2,王 娟2,张亚娜2
    2017, 59(3): 127-135. 
    摘要 ( 97 )  
    本文分别以两个众筹项目为背景蓝本,实证研究多元社会认同如何通过群体情绪、自我和群体效能影响众筹投资者决策。研究发现:与众筹项目内容相关的认同通过情绪路径或效能路径影响投资者行为,与众筹项目发起者相关的认同则只通过效能路径影响投资者行为,并且两类社会认同对各路径的作用是一种调节关系;投资者中就业和非就业群体的决策过程不同,群体情绪主要对非就业投资者有显著影响,效能对非就业和就业投资者均有显著影响,这证实了不同类型众筹投资者决策的“理性、感性”异质性。本研究揭示了社会认同在投资者决策过程中的影响机制,为众筹行业提供了针对不同类型投资者凸显社会认同从而提高融资成功率的新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世界经济
    日本现代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演变及启示
    曹冬媛
    2017, 59(3): 136-140. 
    摘要 ( 102 )  
    日本公司治理监督机制模式的演变反映了同时期日本公司治理的制度、路径及理念,其过程包括基于监事会形骸化现象的出现及迎合美国强势的经济统治,监督主体从监事会向董事会进行的转变;基于尊重公司自身的治理决定权以及治理环境宽松化的政策制度导向,监督机构从一元化向二元化进行的转变;基于顺应公司治理趋同化的大潮流以及提高日本公司在国际经济市场中地位,监督理念从借鉴德国模式到美国模式的转变。这些模式演变过程对我国公司法制在法律移植及其本土化以及尊重公司自主决定权等方面的建设有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FDI、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产业异质性考察
    朱金生,匡东
    2017, 59(3): 141-150. 
    摘要 ( 115 )  
    本文利用我国1997-2015年18个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通过脉冲响应、分差分析和联立方程分析广义虚拟经济两大部类FDI、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相关效应及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两部门的FDI、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其中广义虚拟经济产业的三者关系更显著;传统实体经济产业FDI每增长1%,带动经济增长0.132%,促进就业的直接、间接和综合效应分别为0.11%、-0.318%和-0.208%;广义虚拟经济产业FDI每增长1%,带动经济增长0.164%,促进就业的直接、间接和综合效应分别为0.292%、-0.026%和0.266%。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中粮“我买网”商业模式研究
    孙永波,李霞
    2017, 59(3): 151-158. 
    摘要 ( 103 )  
    在政策支持、技术支撑以及消费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生鲜电商市场呈现出多种商业模式和行业阵营竞相追逐的局面,但由于生鲜商品经营的特点,其电商模式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发展。本文选取中粮“我买网”作为典型案例,基于要素视角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商业模式改善意见,以期为生鲜电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的P2P贷款人参与度影响因素分析
    吴庆田,李彬
    2017, 59(3): 159-166. 
    摘要 ( 96 )  
    P2P网贷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融资模式,尽管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贷款人参与度低下的问题。本文基于人人贷的交易数据,通过引入价值创造理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和PLS-SEM法,从贷款人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两个维度实证分析P2P网贷贷款人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借款人的信用水平与贷款人的投资收益对贷款人参与度有显著影响,借款人个人特征因素和偿债能力因素对贷款人参与度影响不显著,P2P网贷发展离不开借款人信用水平和贷款人投资收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农经济
    我国粮食主产区不同环境规制下农业生产效率研究
    陈红,关博,孙文娇
    2017, 59(3): 167-174. 
    摘要 ( 107 )  
    本文运用两步DEA方法,基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基础数据,测算环境规制强度对全要素效率的影响,揭示粮食主产区农业环境效率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强度直接影响粮食主产区的全要素效率且各省份的时空影响差异较大,环境规制从静态看会降低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全要素生产率,且环境规制越严格,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下降越多,但从动态看却可以提高农业全要素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户家庭农场经营风险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肖娥芳1,2
    2017, 59(3): 175-182. 
    摘要 ( 112 )  
    利用对湖北省235家家庭农场经营户的调查数据,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和排序logit回归模型,对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所面临的风险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整体而言,农户家庭农场经营风险感知程度与经营规模密切相关,目前湖北家庭农场经营者的风险认知水平状况一般偏上;经营规模、自身素质、是否发生过亏损、行业不利消息等都对农户家庭农场经营的风险感知状况正向影响显著,未来经营预期、亲友意见或态度、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农业保险力度、目前经营状况、所在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等都对农户家庭农场经营的风险认知状况有显著负影响。因此,必须从影响农户风险认知的主因入手,提高农户家庭农场经营的风险认知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家庭农场稳定经营及未来在我国更大范围内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P2P网络借贷风险规制法律问题研究
    鲁钊阳1,2
    2017, 59(3): 183-192. 
    摘要 ( 118 )  
    作为新金融业态的典型代表和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P2P网络借贷的快速发展给当前金融机构体系带来了挑战,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也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P2P网络借贷涉及P2P网络借贷平台本身、金融消费者和资金需求者等三个主体,在当前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三个主体都面临着不同的法律风险。要确保P2P网络借贷的健康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引导作用,也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来规避P2P网络借贷风险。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