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6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4-10
    上一期    下一期

    商经理论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商经理论
    电商平台信用机制与用户嵌入性梯度效应及作用机制
    闫慧丽
    2020, 62(4): 1-12. 
    摘要 ( 236 )  
    电商交易流量红利趋于放缓的形势下,增强用户嵌入性、创造平台的长期价值成为电商平台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研究信用机制三个要素(印章、评价、契约)对用户嵌入性的递进梯度效应,同时,基于“认知-情感”框架,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中介机制,即在认知与情感双路径中间构建一条链式中介路径,最终形成双元反向链式中介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个要素对用户嵌入性呈现逐级递增的正向影响,其中,风险感知与信任在印章、契约机制与用户嵌入关系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评价机制对用户的信任影响不显著,而信用评价机制的规则设计、内容真实度是难以形成用户信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于拓展平台信用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并为实践中如何构建信用体系和促进用户深度嵌入到平台进而创造平台的长期价值提供有益视角。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间销售线索分享是多多益善吗? ——基于特许经营渠道关系的实证研究
    任星耀1,郑丽娜2,郑鑫3
    2020, 62(4): 13-19. 
    摘要 ( 129 )  
    现有的企业间营销渠道信息分享研究主要关注宽泛层面的信息分享,很少关注越来越普遍的销售线索分享及其独特性。基于汽车特许经营渠道中300家4S店的实地调研数据,从特定类型的信息分享视角实证分析,发现仅仅增加特许人分享的销售线索数量会降低受许人对销售线索的使用效果;特许人分享的销售线索丰富度(拉力)可以扭转特许人分享的销售线索数量对销售线索使用效果的负面效应,而特许人的监控(推力)却不能弱化其负面效应;通过强化受许人对销售线索的跟进,特许人分享的销售线索丰富度提升了受许人对销售线索的使用效果。上述结论有助于未来研究细分企业间信息分享的类型,为有效提升信息分享效果提供更为深刻的洞察;通过将销售线索区分为两个维度(信息数量和丰富度),识别出不同维度信息量作用的差异,有助于推进渠道企业间信息分享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金融结构演变、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异质性
    徐皓1,张嘉明2,3
    2020, 62(4): 20-30. 
    摘要 ( 124 )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内容提要:基于2002-2017年165家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FGLS)方法实证检验金融结构演变视角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结构的变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但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控制住金融结构的作用之后,货币政策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也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具体来说,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紧缩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显著减少而导致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显著增加,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紧缩则使得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同时减少;此外,货币政策与金融结构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显著的交互影响,随着直接融资占比的上升,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的影响减弱,对银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没有表现出显著变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和负债端风险承担的影响都受到削弱。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对货币当局、监管部门以及商业银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保制度是近贫人口的福利悬崖吗? ——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张栋
    2020, 62(4): 31-39. 
    摘要 ( 90 )  
    未能获得低保救助但贫困脆弱性较强的近贫人口,未来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较大,且与低保家庭相比,还可能存在救助性福利缺失的悬崖效应。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测量近贫人口的贫困程度,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究低保制度是否对低保家庭与近贫人口的贫困脆弱性产生悬崖效应,并分析由悬崖效应引起的救助性福利缺失是否造成近贫人口对低保制度参与权与福利加成的不平等。结果显示:以各地区低保线为基点,近贫人口家庭人均收入高于低保线的部分累加至最低工资线与低保线差值的0.2至0.25倍的区间时,存在显著的悬崖效应与救助性福利缺失,参与权与福利加成方面存在不平等。因此,应将贫困脆弱性纳入到现行低保救助判别机制之中,以此完善对未来陷入贫困可能性的测量与识别;同时将存在救助性福利缺失的近贫人口纳入到低保制度,以此化解悬崖效应引起的不平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基于不同集聚视角下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
    李珊珊,马艳芹
    2020, 62(4): 40-48. 
    摘要 ( 162 )  
    基于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和绿色发展的环境诉求,本文以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供给侧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角度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结构突变效应,并鉴于内部细分行业集聚特征展开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在不同集聚视角下,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不同程度的门槛效应;就全国层面,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多样化集聚表现出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就行业层面,细分行业专业化集聚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特征,金融业是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点行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经济平台的有效治理机制 ——以跨境电商平台监管为例
    张顺1,费威2,佟烁2
    2020, 62(4): 49-55. 
    摘要 ( 128 )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数字经济平台有效治理是确保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存在的线上线下监管脱节、跨国境监管追溯难、不同跨境电商模式缺乏针对性规制等问题,平台经济双边市场对跨境电商平台有效监管提出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构建oLogit模型分析跨境电商平台典型模式的有效监管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以制度设计、规则执行与效果反馈为基础,以技术支撑为主线,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虚拟与实体治理有效融合为目标的数字经济平台治理机制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策协调、产业结构升级及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刘祖基1,刘希鹏2,王立元3
    2020, 62(4): 56-67. 
    摘要 ( 89 )  
    不同模式的宏观政策协调不但会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差异性影响,也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在新凯恩斯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政策协调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宏观经济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比价格型货币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收入型财政政策比支出型财政政策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价格型货币政策和收入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消费、就业和产出的促进作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和支出型财政政策的政策协调更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对通货膨胀的稳定作用;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稳定经济波动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目标与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目标存在着Trade Off现象。因此,建议采取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体操作体现在减息为主结合降低税率水平为辅的政策协调组合来应对经济增速下滑和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虑存在平行进口的跨国供应链价格竞争研究
    戎陆庆1,2,许茂增1
    2020, 62(4): 68-77. 
    摘要 ( 112 )  
    跨境电商以及配套物流网络的快速发展致使平行进口对部分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建立三种市场权力模式下跨国制造商与本地制造商的博弈模型,本文对比分析有无灰色市场的不同模式供应链参与者的定价及利润,探析平行进口对低支付意愿市场的跨国制造商与本地制造商之间寡头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支付意愿比值低于某一阈值时不会出现平行进口,市场权力模式和灰色市场的存在能影响跨国供应链参与者的收益多寡及定价策略;灰色市场有益于本地制造商和平行进口商,市场处于单一制造商主导模式有助于减少跨国制造商损失、增加本地制造商收益及缩减平行进口商的利润,在制造商共同主导模式下存在一个市场支付意愿比值区间,致使跨国制造商收益增加;平行进口促进还是抑制寡头供应链的价格竞争,取决于市场权力的结构形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效应
    杨桐彬,朱英明,王念
    2020, 62(4): 78-84. 
    摘要 ( 81 )  
    基于产业结构锁定效应理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凤凰涅槃”式产业转型和“腾笼换鸟”式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本文使用PSM-DID方法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振兴战略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东北振兴战略可以通过经济发展、人力资本、工业化、政府规模等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产业转移;东北振兴战略既表现出一定的地区异质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分类异质性,促进了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产业转移,阻碍了成熟型城市产业转型。因此,应提升资源型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突破资源型产业锁定效应,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政策,分类引导资源型城市转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税收入规模、官员腐败与财政透明度 ——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
    梁城城1,张淑娟2
    2020, 62(4): 85-92. 
    摘要 ( 120 )  
    我国地方财政非税收入近年来不断扩张,相应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有国家发展方式、现行行政体制等宏观的深层次原因,但从其社会因素看,这种财政结构在运行中不断自增强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也与部门、官员腐败及有利于维系这种腐败的财政管理互动关联。本文实证分析了非税收入规模、官员腐败与财政透明度的互动影响,研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非税收入规模扩张会显著促进官员腐败行为,而官员腐败行为会使官员倾向于降低财政透明度,进而导致非税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张。进一步,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别非税收入与官员腐败、财政透明度的关系,发现行政性事业收费收入规模和专项收入规模存在上述类似的循环影响关系,而与罚没收入规模不构成完整的逻辑循环。本文认为,在现行政府体制下,应控制非税收入规模的膨胀,并主要从治理腐败和加强与改革财政管理方面遏制其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税收竞争与市场分割
    范欣1,2,宋冬林2
    2020, 62(4): 93-102. 
    摘要 ( 102 )  
    财政分权背景下,财权、事权和财力的不匹配使得地方政府采取策略性行为是其作为理性决策人的应然选择,地方政府往往会基于经济增长和税收双重目标而利用税收工具开展税收竞争,进而造成市场分割等问题。考虑到空间依赖性的存在,本文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考察税收竞争与市场分割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为税收而竞争”在地方政府间存在,而竞争导致的税负下降将加剧市场分割;从分税种来看,所得税对市场分割的直接效应显著负相关,但三大税种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从时空异质性上看,地方政府的策略性行为在时序和区域上有所差异;市场分割敏感程度在时序上动态调整,区域内协同效应有待增强。为避免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恶化、异化和宏观福利损失,需要重视由此导致的市场分割的治理,建立现代化财政体制,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打造服务型地方政府等,这些也都是构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财政政策有效性研究
    张昊1,2,徐建中2,刘晶磊1
    2020, 62(4): 103-110. 
    摘要 ( 92 )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向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我国2009-2017年数据,运用系统动力学对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财政政策有效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存在异质性: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两产业互动融合起阻碍作用,政府投资型支出政策的有效性较小,现阶段政府科技投入政策无效,而政府教育支出政策对于两产业互动融合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上述结论对相关财政政策优化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研发投资的动态调整:平滑性或波动性
    杨灵1,唐晓华2,冯荣凯1
    2020, 62(4): 111-120. 
    摘要 ( 90 )  
    研发投资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其平滑性或波动性调整是研究企业研发行为的前提。本文以1990-2017年间1968家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对象,通过考察目标研发水平来估算研发投资调整速度。证据表明,企业确实在追求目标研发投资水平,并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动态调整。这些结论无论是在公司规模、时间跨度还是在不同时间段上都具有稳健性,并且表明固定效应的部分调整模型与数据非常吻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能提高分析师预测准确性吗?
    刘圻,牛艺琳,张呈
    2020, 62(4): 121-131. 
    摘要 ( 106 )  
    我国于2016年12月批准印发了《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准则,主要初衷是促使审计师披露更多公司个性化信息和审计过程信息,试图同时解决审计报告信息含量不足和财务报告信息过载带给使用者的困扰。为了反映实施该准则的效果,本文以中国2015-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关系,并分别检验盈余管理和盈余透明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准则实施使得分析师预测准确性显著提高,上述关系在盈余管理程度高、盈余透明度低的公司更加明显;关键审计事项文本可读性越高的公司以及披露越多收入确认事项和资产减值事项的公司,分析师的预测准确性越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审计质量、产权性质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
    李明娟,颜琦
    2020, 62(4): 132-138. 
    摘要 ( 78 )  
    审计质量作为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提供的服务,可以独立于公司之外对上市公司投资活动进行监督。根据产权理论,产权性质不同的经济组织从事的经济活动不同,审计质量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也不相同。本文以2014—2018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质量、产权性质与公司投资效率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质量与上市公司投资过度显著负相关,与投资不足负相关但作用并不明显;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审计质量对投资过度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审计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投资不足行为的发生但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论有利于启示各不同产权性质公司的利益相关方,客观认识审计师的作用功能及其局限性,有针对性、有效率地利用好审计服务,改善公司投资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承包经营收益分配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刘恒科
    2020, 62(4): 139-145. 
    摘要 ( 109 )  
    现行法律和政策关于家庭承包经营制下农户享有完整收益权的规定,以维护农户土地利益和提升农地经营效率为目标。集体所有权的价值功能在于为集体成员提供平等的土地保障,但是,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使得农户分享土地利益代际代内不均等;集体不得参与家庭经营收益分配,加剧集体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和家庭承包经营的低效率。从集体所有权的成员受益权能有效实现的视角出发,需要更新立法理念和制度设计,确认农民集体基于农户公平分享集体土地利益而行使的农地利益调节权,以及农民集体基于农户共享集体公共服务利益而行使的必要收益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的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研究
    乔大丽1,2
    2020, 62(4): 146-152. 
    摘要 ( 126 )  
    药品安全问题综合了民生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技术问题。相较于传统的政府一元主体的治理模式,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更加关注各利益相关方的自我拘束和自我完善功能,强调发挥主体责任意识,是新时期回应药品安全公众关切的因应之道。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有利于缓解药害事故频发的社会现实,有利于打破传统药品安全规制所陷入的恶性循环,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政府一元治理主体的积弊及治理能力不足等阻碍因素,必须以治理理念嬗变为前提、以行政问责强化为关键、以多元主体参与治理为重点、以监管能力提升为保障建构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治理模式,推动药品安全治理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