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商经理论
    贯彻十九大精神 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大数据时代的供给侧精准化管理
    黄丽秋1,王媛玉2
    2018, 60(9): 1-7. 
    摘要 ( 88 )  
    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大数据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方兴未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如何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领域,通过海量数据的获取、分析与处理,推动决策者更充分地掌握市场需求,科学地配置资源,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供给侧精准化管理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致使通过海量数据做出经济现时预测、实现产品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引导产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基于广东省产业结构演变的分析
    马骥1,庞靖民2
    2018, 60(9): 8-13. 
    摘要 ( 133 )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既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体现。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排头兵,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产业结构经历了从第二产业占优势到第三产业占优势的变化,从轻工业主导到重工业主导的演变,从传统支柱产业主导到新兴支柱产业主导、再到现代产业主导的发展,以及从传统服务业主导到现代服务业主导的嬗变。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说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以广东省产业结构的演变来诠释习近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基础意义和理论意义。新时代的历史定位要求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以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流体验理论的强迫性购买行为研究:线上线下渠道的比较
    贺和平,欧益花,向沙
    2018, 60(9): 14-20. 
    摘要 ( 120 )  
    流体验理论为理解强迫性购买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对不同渠道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本文分析购物流体验元素-消费者专注和愉悦-强迫性购买行为的关系,并进行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的比较,结果表明:在线下渠道中,消费者感知购物挑战会显著影响消费者专注,但不影响消费者愉悦;在线上渠道中,消费者感知购物挑战对消费者专注、消费者愉悦均不产生影响;无论在哪种渠道中,消费者购物技能都会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专注和愉悦;强迫性购买行为形成路径相同,消费者专注及愉悦都显著正向影响了强迫性购买行为。研究结论拓展了流体验理论对强迫性购买行为解释的外部效度,有助于消费者提升购物技能、购物专注和购物体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解释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发展失衡吗?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刘莉,刘颖
    2018, 60(9): 21-27. 
    摘要 ( 127 )  
    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是否存在发展的失衡及其原因的解释一直是国际贸易领域争论的焦点。本文通过加入技术创新效率的外包模型,分析技术创新能力如何作为服务部门比较优势的来源决定价值链体系中制造环节和服务环节的分工,并导致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逆向发展的机理。实证结果发现:对不同收入和处于价值链不同地位的经济体,技术创新能力确实对生产者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生产者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发展的关系却受到收入水平和价值链地位的影响,高收入和处于价值链上游经济体的货物贸易和生产者服务贸易呈逆向发展关系,但是对中低收入和处于价值链下游的经济体来说,两者的逆向关系并不显著。一般来说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上升会进一步提升经济体在生产者服务业领域内的比较优势,但是对于处于价值链上游的总部经济体来说,随着参与度上升其在该服务贸易领域的优势反而有可能被弱化。研究也同时从技术创新效率的角度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对滞后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营管理
    网络推荐信息对女性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研究
    赵相忠,商紫慧
    2018, 60(9): 28-35. 
    摘要 ( 137 )  
    基于霍华德——谢思模型,以角色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作为参考,构建出网络推荐信息对女性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网络推荐信息与女性消费者价值感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推荐信息的准确性、利益性、信息编排、视觉线索都正向影响女性消费者购买意愿;角色过载正向调节信息内容准确性、利益性、信息编排、视觉线索和价值感知的关系;社会认同能够正向调节信息内容准确性、利益性、视觉线索和价值感知的关系,对信息编排和价值感知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女性消费者价值感知正向影响其购买意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融资约束视角的“营改增”政策与企业投资效率分析
    钱晓东
    2018, 60(9): 36-44. 
    摘要 ( 116 )  
    作为结构性减税的重大制度变革,“营改增”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基于融资约束视角,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营改增”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检验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对两者关系的制约作用。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促进了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且对高融资约束企业的影响更显著;相比于投资过度企业,“营改增”政策促进了投资不足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融资约束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在投资不足企业的表现更显著;“营改增”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性质、高成长性以及高市场竞争度的企业,国有企业对“营改增”政策的敏感性较弱。鉴于融资约束的缓解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具有“挤出”效应,应进一步完善“营改增”制度相关条款,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完善财政补贴机制,不断优化调整增值税税率水平,保证“营改增”减税红利的最大化,进而引导企业科学投资决策、提升投资效率、优化资本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P2P网络借贷借款人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李杰1, 刘露1, Chao-Hsien Chu2
    2018, 60(9): 45-54. 
    摘要 ( 115 )  
    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P2P网络借贷推动了互联网金融以及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关平台、出借人如何做出准确风险评估、防范借款人违约风险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融360平台提供的4738名借款人借贷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借款人违约风险的关键因素,就违约借款人的具体特征以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还款能力方面,经济特征中借款人总收入、总支出、工资收入因素对借款人是否发生违约有显著影响;在还款意愿方面,性别、借款额度、借款金额以及拖欠金额对借款人违约风险产生显著影响;在线上浏览行为方面,借款人最少浏览网页数量和网站访问次数是P2P网络借贷借款人违约风险显著因素。因此,风险监管部门应建立关键信息共享机制,明确审查范围,落实审查重点,通过建立违约风险评估模型降低平台和出借人的经济损失,推动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企业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创造还是替代?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经验证据的分析
    白俊1,2,宫晓云1,王婉婉1
    2018, 60(9): 55-62. 
    摘要 ( 118 )  
    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如何协调好技术创新与就业的关系,以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我国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采用2003-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技术创新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发现企业技术创新对就业增长总体上具有替代效应,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会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发明专利等颠覆性创新呈现出比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创新更大的替代效应;对于经济上行时期、劳动密集型行业以及教育水平较低的员工而言,技术创新的替代效应更强。因此,应着重关注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下的转型问题,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应尽可能减少技术创新对就业带来的负面作用,而适应新技术下的企业用工需求、提升员工的受教育水平是避免技术创新阻碍就业增长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经济新常态下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研究
    王宏涛1,王一鸣2
    2018, 60(9): 63-73. 
    摘要 ( 112 )  
    宏观审慎管理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是当前稳定宏观经济的现实课题。本文在DSGE模型框架下比较基本泰勒规则、拓展泰勒规则、在双支柱框架下宏观审慎货币规则等不同形式的政策调控效果及其传导机制,以此考察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实际影响。研究表明,拓展泰勒规则和宏观审慎货币规则在金融冲击下对稳定产出和通胀、防止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平抑“金融加速器”效应比基本泰勒规则更优。对金融加速器做出反应有利助于克服因信贷增长和资产价格造成的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减少信贷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但是,一成不变的泰勒规则使得货币政策操作误差上升,使得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因此,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境内外人民币利率联动关系研究 ——基于内地与香港同业拆放市场的实证分析
    李辉1,张驰1,刘璟2
    2018, 60(9): 74-83. 
    摘要 ( 91 )  
    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作用重要,厘清境内外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关系对于防控境内外金融风险传染、提升境内金融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13年7月到2016年2月的上海银行间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与香港银行间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CNH HIBOR)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GARCH-BEKK模型对不同时段境内外同业拆放利率间的报酬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报酬溢出方面,随着资本市场开放政策的推进,境内对境外同业拆放利率的线性引导关系越来越明显,而当市场处于非正常时期,离岸利率则成为了信息中心;在波动溢出方面,境内对境外的波动溢出效应一直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成熟,离岸利率也开始对在岸利率产生了波动溢出,且在越来越多的利率品种上得到了体现。在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离岸市场开始对在岸市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深化境内金融市场改革、完善离岸市场建设、提高货币当局流动性管理能力对于促进离、在岸市场协同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营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支付方式与业绩承诺 ——基于2008-2014年沪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事件的分析
    窦炜,方俊
    2018, 60(9): 84-90. 
    摘要 ( 218 )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并购交易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在并购交易中引入业绩承诺这一创新的并购契约形式正不断地被并购双方采用,但与此同时,目标企业业绩承诺违约的问题频发。本文以2008-2014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公司所发起的并购重组事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并购交易中的支付方式对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现金支付方式相比,采用股权支付方式有利于提升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本文还具体分析了股权支付方式影响业绩承诺可靠性的机理:股权支付方式可以引入目标企业原机构投资者,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有利于其利用专业知识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稳定目标企业在并购后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从目标企业的角度出发,以业绩承诺可靠性反映并购绩效也丰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而研究结论既可为投资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为加强证券市场监督、规范资本市场并购行为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生经济
    幸福感是否影响居民储蓄行为?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实证研究
    梅立兴1,2,游子榕3,许焕4
    2018, 60(9): 91-100. 
    摘要 ( 90 )  
    本文从情绪因素的角度,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研究幸福感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居民幸福感对其参与储蓄和储蓄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以城市幸福感指数作为居民幸福感的工具变量,利用2SLS回归方法检验,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居民对未来经济和利率的乐观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幸福感对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而不确定性和遗赠储蓄动机不能解释幸福感的影响。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通过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高储蓄率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农经济
    中国农产品在巴西市场的增长:内涵深化还是外延扩大?
    杨逢珉,田洋洋
    2018, 60(9): 101-107. 
    摘要 ( 80 )  
    本文运用2001-201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巴西市场的贸易数据,对两国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二元边际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增长进行分解,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探讨影响二元边际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对巴西出口的增长表现为集约边际处于主导地位,扩展边际的贡献率不高;巴西的农业附加值对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均表现为负向作用,中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则均表现为正向作用,而巴西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则对二者的影响方向不一致。因此,进一步丰富中国对巴西农产品出口品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是深入推动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俄罗斯远东开发现状与黑龙江省对俄合作
    李睿思
    2018, 60(9): 108-112. 
    摘要 ( 111 )  
    21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府加强了远东地区开发的力度,并致力于在东北亚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各种领域的经济贸易合作。“一带一路”发展构想为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勾勒出新的发展方向,龙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对俄合作的拓展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随着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超前发展区的建设逐渐推进,黑龙江省应利用产业、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对俄合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营管理
    行业垄断、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的“非均衡性”
    郭淑娟1,昝东海2,刘湘(Samantha)3
    2018, 60(9): 113-120. 
    摘要 ( 124 )  
    基于管理层权力理论,本文以2003-2014年1116家上市公司的5158个财务数据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行业垄断、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契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垄断行业企业普遍存在着源于垄断利润而产生的、和垄断程度紧密相关的垄断租金薪酬,且行业垄断优势夸大了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强化了管理层权力的影响力,致使垄断行业企业的高管薪酬之高仍未得到抑制。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行业垄断引致的管理层权力作用下,垄断行业企业高管权力寻租行为弱化了薪酬绩效的相关性。即企业盈利情景时,高管薪酬与绩效符合最优契约理论阐述的以绩效为基础的高管薪酬制定原则,而企业亏损情景时,高管人员表现出明显的“逆向选择”行为,行业垄断和管理层权力进一步加剧了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变动的“非均衡性”。因此,简单地与企业绩效挂钩的高管薪酬契约会受行业垄断保护因素和薪酬“异质性”的影响而弱化薪酬激励高管努力的效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上市公司非效率创新投资测度 ——来自中部六省的经验证据
    刘万丽
    2018, 60(9): 121-128. 
    摘要 ( 118 )  
    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可能导致企业非效率创新投资问题。通过构建一个异质性双边随机边界模型,本文利用中部六省数据,从企业的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两个方面定量考察上市公司非效率创新投资的偏离方向和程度。结果表明:整体上,对上市公司非效率创新投资的影响,融资约束的下偏效应强于代理成本的上偏效应,净效应表现为创新投资不足;上市公司非效率创新投资的异质性较强,相比较,中央国有企业创新投资不足情况较弱,地方国有企业创新投资不足情况最严重,另外,民营企业创新的“信贷歧视”并未显著改善;大规模公司创新投资不足的程度呈下降趋势,小规模公司创新投资不足的程度有逐渐加重的倾向。因此,应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降低外部银行信贷对民营企业和小规模公司创新的融资约束;降低中央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以避免创新投资过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业经济
    基于扎根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社会创新驱动机理研究
    孙艺文,张肃
    2018, 60(9): 129-134. 
    摘要 ( 100 )  
    企业社会创新既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新高度,也是企业创新驱动的重要形式。本文通过多案例调研,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高新技术企业社会创新行为的驱动模型,提炼驱动高新技术企业社会创新行为的8个主范畴:组织文化、资源特性、服务效率、政策情境、经济情境、网络情境、开放引力、需求引力,并对核心范畴与主范畴间关系、主范畴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阐释,旨在通过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前因因素的系统剖析,探究高新技术企业社会创新行为的驱动机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财经纵横
    新媒体治理与股价崩盘风险研究
    孙艳梅,方梦然,阎晴云
    2018, 60(9): 135-145. 
    摘要 ( 90 )  
    借助语言分析工具构建媒体关注度与媒体语气指数,分析新媒体冲击下的媒体治理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媒体对股价崩盘风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传统纸质媒体关注度和媒体语气等“软信息”与股价崩盘风险负相关,而活跃的社交媒体和上市公司微博开通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更加明显;相较于国有企业,媒体治理对崩盘风险的影响在民营企业中也更为明显;好的内部公司治理水平能提高媒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上述实证结果印证了相关逻辑假设:媒体的信息生产、传播与监督治理功能,能缓解信息不对称,增加内部人隐藏坏消息的难度、违法违规成本及声誉损失,有助于抑制股价的崩盘风险;而新媒体因其信息传播快、影响范围广及与企业沟通反馈更为畅通,作用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农经济
    人口城镇化与农产品流通产业效率时空耦合分析
    黄桂琴1,2,赵连阁1,王学渊1
    2018, 60(9): 146-156. 
    摘要 ( 89 )  
    人口城镇化的扩张是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的动力,农产品流通产业效率提高是城镇人口扩张的有力保证,两者在时空上的耦合水平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质量。本文运用DEA-Malquist及耦合度模型系统测算了我国31个省市 2005-2015年农产品流通产业的技术效率、全要素生率变化及其分解,以及与人口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度。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流通产业低技术效率与人口城镇化高增长并存;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推动了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人口城镇化发展与农产品流通产业效率增长的耦合程度在时空的轮动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区域间差异明显。因此,在低耦合区要充分发挥城市的溢出效益,提高农产品流通产业技术效率,在高耦合区应加快城镇化步伐,此外,还需推动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优化农产品流通环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商务
    我国五星级酒店省际分布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尹玉芳1,2,陶婷芳1
    2018, 60(9): 157-164. 
    摘要 ( 92 )  
    我国五星级酒店数量1990年之后持续增长,在31个省份之间的分布存在差异,在空间分布方面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和邻近效应,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对五星级酒店数量都有正向影响。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的五星级酒店数量已趋于饱和,整体上存在供大于求的问题,不宜再盲目增加五星级酒店数量,而应关注五星级酒店发展的质量,注意五星级酒店平均出租率与酒店数量的平衡及在省内各城市间的分布平衡。绝大多数西部省份和少量东北、中部省份形成了五星级酒店缺乏区,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应引起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并予以扶植;五星级酒店的发展要与当地经济建设、商务活动、旅游业发展一并统筹考虑、相互促进,这些地区应把五星级酒店当作经济建设的配套设施和城市形象组成部分来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经理论
    代理商佣金补偿请求权在商业交易领域的适用
    雷兴虎,刘浩然
    2018, 60(9): 165-171. 
    摘要 ( 124 )  
    我国现行立法中不涉及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内部关系,因而代理商的特殊权利诉求找不到法律依据。代理商佣金补偿请求权在性质上属于特殊商事权利,代理商在委托关系终止后的损失无法完全通过合同法的损害赔偿制度得以救济,通过佣金补偿请求权对代理商进行特殊救济能有效保护代理商合法权益,确保代理商实现营利目的。本文对代理商佣金补偿请求权的适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我国的适用途径。就佣金补偿请求权的具体适用而言:在适用要件上应立足于代理商在商业代理实践中的特殊主体地位,从积极要件和消极要件两方面进行判断;在补偿金的计算上应以委托人获取的实质利益为计算的基础因素,并结合公平原则,针对个案的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在我国商事代理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代理商佣金补偿请求权是体现代理商权益保护的特殊规则,赋予代理商在委托关系终止后的佣金补偿请求权不仅符合代理商主体的利益诉求,还能调动代理商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商业交易领域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商法论丛
    消费者评论自由权在电子商务中的司法保障 ——来自美国消费者评论自由法的启示
    张惠彬1,茅孝军2
    2018, 60(9): 172-176. 
    摘要 ( 126 )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评论重要性凸显,消费者的评论是对电子商务市场更加具体的监督。但是,网络评论质量良莠不齐、真伪难定,难以通过相关评论获取足够的真实信息;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难以应对电子商务交易虚拟性的特点,无法保障买卖双方间的信息对称。如不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评论自由,经营者间“刷单行为”等竞争手段只会更加恶劣,最终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针对我国现状,借鉴美国经验,有必要法律确定消费者“评论自由权”、明确评论的范围及尺度、鼓励行业自律监管,以保障消费者的评论自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